豪气冲天(资料图)
中国出口高性能战斗机面临诸多困境
虽说歼-31亮相珠海,展示出拓展海外军机市场的决心,成为FC-1“枭龙”后的又一先进的技术性装备,但回顾我国军机出口的历史,出口量最大和出口国最多的型号仍是歼-7系列。不过歼-7毕竟脱胎于前苏联50年代设计,采用了机头进气布局,限制着机载雷达的性能,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在新世纪空战的中超视距的浪潮下,不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已成不小的缺陷,影响着我国战斗机在军机出口市场中的竞争力。也最终使得我国战斗机长期以来成为性能低、价格低的代名词,市场也只能是一些第三世界中小国家,或者在一些较发达国家中担负着低档战斗机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这些国家的空军也开始摆脱发达国家“二手飞机处理场”的状况,开始采购新型战斗机,特别是三代作战飞机,包括周边的孟加拉国、缅甸、泰国等这些国家,也准备或以开始换装鹰狮、米格-29或苏-27/30系列战机。但由于我国航空工业长期落后,歼-7系列改型性能上已难堪大任,因此错过了9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空军换装的高峰期。
本世纪初推出的FC-1“枭龙”虽性能上已迈入三代机的行列,但其尺寸、吨位上的限制,至于了该机在多用途能力上的拓展。特别随着现代化战斗机造价日高昂,越来越多国家的空军希望能够装备多用途战斗,这样就可以以较小规模来应付多种威胁,同时也可以避免装备多种战斗带来的后勤保障方面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苏-30战斗机要比苏-27更畅销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说战机性能,与预警机、数据链、空地/防区外精确制导弹药等这些与战斗机相配套,倍增战斗力的这些装备我国在出口中也能提供。比如,ZDK-03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并出口,这样我国就成为继美国、俄罗斯、瑞典之后,第四个具备提供从预警机、数据链到战斗机在内的完整空战系统的国家。对比来看,俄罗斯在这方面的A-50战术技术指标已经落后、中小型预警机更是空白,那么我国实际上是目前唯一的非西方完整空战系统的提供者。那么,若想充分发挥这一系统的效能、这一可提供完整空战系统的技术优势,在国际战斗机市场上争取到更大的份额,我国就必须要有更大、更先进的明星战斗机。
2008年以后,我国空军的歼-10战斗机开始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这被视为我国批准歼-10出口的标志。随后几年间,巴基斯坦空军将与我国商谈采购歼-10出口战斗机的新闻此起彼伏。按照海外媒体的报道,巴基斯坦空军采购的歼-10型飞机是最新的歼-10B型,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配备有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机载武器也更加先进,具备抗衡国外三代半战斗机的能力。虽说歼-10的性能与逊色于国外的同型机,但问题在于它的出现太晚,三代战斗机的市场事实上早已被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瓜分完毕。特别是在前几年西方金融危机,国防预算削减中,在战斗机出口持开放态度,所以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战斗机采购计划中常有多个知名西方厂商积极参与激烈角逐。就像2009年印度开始的126架多功能战斗机的采购,这一上百亿的大单自然引来了美俄欧洲的F-18、F-16,米格-35,台风,阵风,鹰狮的激烈角逐竞标。另外,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空军已经开始淘汰三代战斗机的早期型号,开始在国际市场廉价倾销这些二手货,他们对于歼-10来说也是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说歼-10作为一个后来者,在战术技术指标比国外第三代、三代半战斗机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的情况下,想再分得国际战斗机市场的一块蛋糕难度是很大的。
对于现在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战斗机出口就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目前在低成本战斗机市场凭借歼-7和FC-1尚可占据比较稳定的市场,但是在中高端领域,歼-10系列已属明显的力不从心。四代机,作为高端机出口的代表,对于我国来会所也是有着一定的隐忧。毕竟目前美国的F-35已经批量生产,开始陆续交付美国及合作伙伴或盟友,在2020年左右就将开始推向其他国家的军机换装采购。俄印合作的T-50,项目上虽然波澜不断出现过若干小麻烦,但进度上仍是在积极试飞,2020左右进入国际市场也是可能的。这样歼-10B代表的我国高端战斗机出口就处于四代机的凌空拦截,下有三代战斗机底抽薪的局面。即使歼-10B战斗机的产能在保证我海空军换装后顺利出口,其市场的生命力也是非常短暂的。所以说,竞争2020年以后军机出口市场的重任时不能压在歼-10B战斗机的身上的。所以说,歼-31的问世之初,大家就给他贴上了外贸机的标签,寄望于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