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IDC报告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3亿部 小米跃居第三
2014年11月5日 15:01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中国手机厂商正在集体向全球第三的位置发起冲击。

10月30日,IDC发布研究报告称,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76亿部,较去年同期的2.617亿部增长25.2%,其中三星和苹果位居前两位,紧随其后的是小米、联想和LG。而在今年上半年,第三名还是华为,LG和联想分列第四、第五。

杨元庆对联想很有信心,他称下一个财年在全球能够实现1亿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这一目标和小米的“明年全球一亿台”的目标吻合。与此同时,华为今年的销售目标是8000万台,明年的目标尚未公布,但冲击亿台并非不可能。

事实上,在4G窗口被打开后,国产手机排位争夺战就已经开始,IDC中国负责手机市场跟踪报告的高级分析师闫占孟认为,国产手机在4G窗口发布产品明显更加积极,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未来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这或许意味着,三家中国企业之间的这场全球“抢三”争夺战,将会趋于白热化。

小米:

“三个小米”的三个问题

无论是从过去2年的增速,还是手机用户活跃程度,做了三年手机的小米已开始成为全球手机顶尖战团中的最有力挑战者。

有消息说,眼下它正进行新一轮融资,据称估值有望超过400亿美元。如果以此计算,小米科技将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这家推出手机三年多的创业公司确实增长凶猛。2014年上半年,小米含税销售额约为3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以年出货量6000万台计算,小米预期2014年全年营收有望达到8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MIUI是小米公司与国内手机厂商竞争的杀手锏。小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6日,小米通过销售大量的手机,形成了一个7000万规模的MIUI用户群。如在同样的亏损时,假设是小米和其他厂商都需要亏50元能够获取一个手机用户,但是很快小米将从MIUI的增值服务中将这笔成本赚回来,而它的竞争对手目前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据记者了解,进入今年下半年,MIUI已经月流水超过1亿元,其中按照下载量看,大部分是皮肤、壁纸类,而金额上主要来自于付费游戏收入。

熟悉小米内部事务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解读,未来的小米可以理解成:小米手机(含小米平板)、小米电视(含小米盒子)和小米路由器三大硬件核心产品线是“第一个小米”,MIUI及其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生态相当于“第二个小米”,而小米计划花50亿美元投资的智能硬件100家公司将成为“第三个小米”。而建立在小米手机、MIUI生态之上的、手机之外小米生态的全新格局,或也是支撑小米400亿美元估值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雷军在投资领域频繁“出击”。从小米与顺为基金领投积木盒子进军互联网金融、雷军控股的北京瓦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华策影视以及小米2500万美元入股iHealth进军移动医疗,再到金星投资与顺米投资凯立德。“雷军系”已经隐隐成为BAT之外第四大势力存在。同时,小米也成为“雷军系”投资公司群业务的交合点。如金山为小米提供安全、云存储等服务,YY则为其提供多人语音聊天功能,迅雷为小米提供云加速技术等等。

不过,激烈的竞争下,坐在全球第三位置的小米也并不很轻松。

IDC数据显示,排名前两名的三星和苹果,分别以7810万部和3930万部的出货量占据23.8%和12.0%的市场份额。在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前,根据IDC的数据,第三小米、第四联想和第五名LG的份额只差0.2个百分点。

而雷军近日也对媒体坦言,小米的压力源于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产能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不断扩产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如何保证产品品质;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更精准地预测销量,从而在品类增多的情况下,避免不同制式和型号的产品出现过多库存。

而在国际市场,小米正面临着包括专利、用户隐私等在内的多重挑战。目前小米进军海外的路线图是:港台试水,东南亚,然后再到10个国家,而海外扩张的重心是人口基数大,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足够成熟,当地人民对移动互联网熟悉的国家,比如印度和巴西,它们的市场状况类似于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小米在国内市场的一系列打法完全可以发挥威力。据称,现在印度用户也在排队买小米,每周都热情抢购,跟国内类似。

但小米的国际化并非一帆风顺。据悉,小米手机在台湾遇到的问题除了用户数据隐私,还有支付。小米手机的应用和增值服务用的都是米币,而米币基本上在大陆都是用支付宝来充值,而在台湾,支付宝用户并非主流。

眼下,小米把国际用户的资料放置在新加坡或者北美等海外的服务器,通过积极的本土化尝试,以努力减轻用户对隐私的担忧。

还有人把关注点放在小米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今年10月的WSJDLive会议上,小米的知识产权问题被主持人当作重点之一来提问。而在此之前,也有小米的竞争对手认为,小米扩张到美国和欧洲可能会面临大量专利侵权的官司,因为有观察人士认为小米并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与其他智能机制造商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

“当涉及到专利,我们的情况和其他人一样。”小米副总裁巴拉表示,小米在中国申请了多项专利,在国外也购买了很多授权。诉讼风险对小米国际化扩张的市场决策方面“不是决定因素”。

不过小米对此已经警醒并已采取行动。今年4月,小米、金山、TCL等在中关村发起设立中国首只专利运营基金,预计募集3亿元人民币。一期重点围绕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汇聚专利资产,希望5年储备大批核心发明专利。

进击的小米如何解决好这三大问题,把自己规划清晰的生态建设真正做丰满,可能是未来数年间小米最大的看点之一。就在昨天,小米又宣布新浪网前总编辑陈彤加盟,并奉上了投资、运营版权内容的10亿美元“见面礼”。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