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马可波罗东游:欲联合蒙古大汗忽必烈对付穆斯林
2014年11月26日 15:16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核心提示:德奥巴向马可·波罗一家转达了教皇的要求,他希望马可·波罗一家到东方后,能给蒙古大汗忽必烈捎封信,请他与教皇联手对付穆斯林。这使得马可·波罗的旅程多少带了些政治色彩。

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11月2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领土、皇帝、国王,那些希望能够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和东方国度的人们,请读一读这本书,你将在这里发现一个闻所未闻的世界。1271年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亲和叔叔,从繁华富庶的威尼斯出发,正式开始了向东方的旅程,但世界并不太平,那时的中东地区正处于一片混战之中。十字军所谓的圣战已经打了二百多年,仍没有停止的迹象。

陈晓楠(主持人):在我们追随马可·波罗的足迹进行他伟大而神奇的旅行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1219年,成吉思汗三次西征,他的骑兵政府了东自中国,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东西交通也因此畅行无阻,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可以说从十三世纪初期到十四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欧洲的商人、传教士前往东方,可谓是道路相望,不绝于途。马可·波罗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学院教授):十三世纪的时候,宗教在自欧洲处于主导地位。当时欧洲人市一中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思想,认为除了欧洲的基督教以外,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是蛮夷之地,他们的对欧洲之外的地方也不关心,也不懂。可是突然就在十三世纪,他们突然被远方来的勇猛的骑士敲醒了,突然蒙古骑兵兵临城下了。从1219年到1260年的四十多年里,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进行了三次西征,这西征大军火烧莫斯科,兵抵多瑙河,整个欧洲处于恐慌状态。

解说:这支令欧洲感到畏惧的东方蒙古铁骑,一路西征,他们正试图创建一个横穿欧亚大陆的军事帝国。撒马尔罕、巴尔干,一座座城市沦陷,1238年,莫斯科沦陷,1240年基辅沦陷。蒙古骑兵直抵维也纳城下,只有穆斯林抵挡住了他们对耶路撒冷的进攻。

赵启光:他们不知道,这些从远方来的勇猛的骑士是何人,他们的攻势好像不可阻止,这时候欧洲各国就纷纷派遣信使到蒙古教廷,希望跟这些人联络,这其中就包括教皇本人。教皇也派遣信使,他的目的主要是想说服蒙古人停止西征,另外还希望蒙古人信基督教。

解说:当时,穆斯林教徒和基督教徒在耶路撒冷和中东地区征战不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之后,阿卡已是基督教圣战的最后一方领地。马可·波罗一行从威尼斯乘船向东,到达曾经圣战中心,今日以色列境内地区的圣城阿卡。阿卡从中世纪开始,就陷入领土争端,在马可·波罗那个年代,基督教徒们对战争十分恐惧。城内阿卡还是繁盛的商贸枢纽,但是城外,穆斯林军队始终在等待进攻的时机。这一场混战从清晨打到下午,蒙古军队伤亡渐增,开始显出败象。蒙古帝国历经四十年,掠地万里,灭国无数,到这时才终于退潮。

大卫·雅各布(历史学家):我们现在在阿卡城的西南角,当时生活在阿卡的基督徒对于能否保存这座城市的基督教信仰,感到十分焦虑。这种焦虑也包括对于失去这座城市之后于随之而来的财富的流失的焦虑。

解说:马可·波罗乘船来到了这个战争气息弥漫的城市,东方和西方,十字军和穆斯林教徒,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他们的纠纷和彼此的误解交织缠绕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帝国野心,这里屯积了引发战争的所有要素。那时的阿卡就像电路板上的火花线一样,随时随地燃烧爆炸。历史上这些冲突造就了阿卡这座城市,今天的阿卡古城内仍然十分完好的保存了一千年前十字军时代的古城垣、城堡、客栈等古老遗迹。

萨米·哈瓦利(阿卡市民):阿卡曾是世界的一个中心。占领阿卡的民族和军队来了又走,奥斯曼人统治这里四百年之久,但最后仍是离去。二百年后,十字军同样来去匆匆。所有的征服者,都像马可·波罗一样,他来了又走了,只有我们还留在这里,我们总是在两种争端中徘徊。

解说:今天阿卡是以色列北部的边界城市,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紧张局势,一直持续着并不时爆发武装冲突,2006年,阿卡遭到从黎巴嫩南部发射的短程导弹,很多平民受到袭击死伤严重。

艾略特·欧肯(反战组织志愿者):必须记住这八个数字,因为我们以色列有八百万人口,却被很多人包围着,我们的边境始终处在动荡中。

解说:艾略特是阿卡当地一个坚定的反战者,他目前正在义务的积极筹建更多用于战争的临时应急避难所。在阿卡郊区的一座公园里,刚刚建成一个秘密避难所,这是一个为平民提供的应急避难场所。导弹来袭之前的预警时间很短,附近大量的居民需要能迅速的被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类似的防空洞零散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住宅楼的地下室,公园空地等等。

艾略特·欧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如果有一方准备攻打阿卡或耶路撒冷,通常是会提前通告的。而今天我们应对的却是未知的威胁。因为轰炸随时可能发生。

解说:阿卡成修建避难所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来到这里的时候,当时阿卡的基督徒们在穆斯林围城时,就会进入避难所躲避战争。当时对阿卡的围攻有时持续数年,这座地下城市就是为了应对长时间的围城而修建的。马可·波罗是在十字军最后一次东征的初期跟着父亲和叔叔来到阿卡的。连年的战争使得这里破败萧条,但是动荡和冲突中却往往蕴藏巨大的商机。精明的威尼斯人是不会放过任何商机的。当时有许多威尼斯商人聚集在阿卡的港口往来贸易,这里混居着威尼斯人前往圣城的朝圣者和路过的旅人。马可·波罗就是在阿卡开始学习经营商贸的。

大卫·雅各布:威尼斯人的足迹,从九世纪开始,就已经远至动地中海沿岸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

解说:在马可·波罗的时代,威尼斯商人常年在外贸易,流动性很大,因此是最理想的说客。据说这幢楼曾经是马可·波罗当年在阿卡下榻的旅店,同时住在这里的还有一个叫德奥巴·威斯康帝的人,他是马可·波罗家族的朋友,德奥巴当时为教皇工作,这使得马可·波罗一家有机会得到教皇的接见。

摘自《马可波罗游记》:一到阿卡,我们就前去拜谒教皇,并向他致敬,他盛情接待我们并给予祝福。

解说:德奥巴向马可·波罗一家转达了教皇的要求,他希望马可·波罗一家到东方后,能给蒙古大汗忽必烈捎封信,请他与教皇联手对付穆斯林。这使得马可·波罗的旅程多少带了些政治色彩。

赵启光:他们派遣信使有正式的非正式的,正式的信使往往到不了蒙古就返回了,或者在路上就过不去了,而他们浮现商人反而是更好的信使,因为他们有经验,走的路也比较熟悉。所以马可·波罗一家除了商人身份以外,他们还是罗马教廷非正式的信使。

阿布多·玛塔(阿卡市民):对于马可·波罗来说,阿卡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它是从地中海通往亚洲大陆的必经之路。

萨米·哈瓦利:马可·波罗带着着欧洲的早期殖民主义,他们知道,他们来这里要看的是异邦人,也许是异教徒。

阿布多·玛塔:马可·波罗代表西方,他来到东方得,并从一定的高度审视这里,他认为东方在其之下,而自己高人一等。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