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经过严密规划,徐向前作出部署,由一支部队从秘密小路直插牛驼寨,而大部队分批出大,经榆次秘密绕道至东山防线外,等楔入牛驼寨的部队到达后,同时发起攻击。当天晚上,临出发前徐向前向战士们做了最后的动员,他要求每位战士都备足干粮和弹药,准备长途奔袭。一切准备就绪,部队星夜出发急速奔向牛驼寨。
18日拂晓前,秘密插入牛驼寨的西北七纵一部抵达目的地,伴随着白色信号弹升上夜空,中共军队突然向阎军发起袭击。几无防备的阎锡山部守军一时大惊,阵脚大乱。在猛烈的火力攻击下,中共军队一举拿下了牛驼寨的大部分碉堡,东山防线全线震动。
李茂盛:牛驼寨真是费了苦心经营,牛驼寨埋了几千个碉堡,下功夫修起来都垮了,都没有摧毁。牛驼寨摧毁以后,他仍然坚持要死守太原。这是牛驼寨这么坚固的防守工事摧毁了以后,都没有摧毁他坚守太原的决心。
解说:牛驼寨失守后,阎锡山严令东山防线集结重兵,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牛驼寨。18日、19日两天,阎军以每次1500人以上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连续冲锋,向牛驼寨发起猛烈反扑。其他三大要塞,也动用数百门山野榴炮支援牛驼寨。同时出动空军,对牛驼寨进行轮番轰炸。上万发炮弹落在牛驼寨阵地,方圆两三公里的土地上无一寸完好土地。激战六天后,负责守卫阵地的西北野战军七纵终因伤亡过大被迫撤出牛驼寨。
今天,太原战役纪念馆有设立在地势最高的牛驼寨上,高耸的纪念碑在这里俯瞰着全城。由于地处城郊,山势过高,因此很少有人居住。但是1948年,就是为了争夺这块山头,国共双方数次争夺,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月。
得到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弃守牛驼寨阵地的消息后,阎锡山在绥靖公署举行庆功酒会,并把从牛驼寨缴获的解放军苏制机枪作为苏联军援的证据,向记者展示。牛驼寨出现的险情,再次提醒了阎锡山,为确保东山屏障,阎锡山再次抽调重兵,集中于四大要点,确保东山防线万无一失。
牛驼寨的得而复失,令徐向前极为焦虑。连续多日他很少休息,有时长久地站在侦察地图前凝望,有时勉力到前沿阵地进行考察。夜以继日的思考和工作,使得徐向前的身体每况愈下,饮食减少,偏头痛复发,服药也不减轻。
马长志:抗战的后期,解放战争前夕,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他身体不好。肺结核,有时候还头痛。头痛起来以后啊,那个都想撞墙,整到这个份儿上了。
解说:徐向前被公认为中共当中军事素养最好的将军之一,他低调、沉稳、务实、严谨,这位黄浦一期的毕业生曾会同张国焘的一起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成为红四方面军的缔造者。然而此后,他奉命西征,兵败河西,命运急转直下。辗转回到延安后,徐向前一度沉寂,离开军事指挥第一线。后在毛泽东安排下出任抗大校长。国共内战爆发后,徐向前临危授命,成为华北野战军的指挥官。然而,当年艰苦的河西决战,拖垮了徐向前的身体,肺结核、肋膜炎、消化不良,种种疾病缠身。这位重新走上前线的将军,常常只能在病床上完成他的指挥任务。
陈晓楠:形势逼迫徐向前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智取失利之后,只能采用强攻。10月23日,徐向前作出了决定,三天之后的10月26日,将对东山要塞发起全面攻击。总攻前夕,徐向前申请将第四野战军的炮兵第1师调来驰援太原。第一炮兵师是中共军队当中最强大的炮兵部队之一,该师有两个装备大口径日式、美式榴弹炮的重炮团,一个野榴炮团和两个高射炮连。其中美式榴弹炮,可以实现穿透墙壁一米之后爆炸,是攻坚战的利器。徐向前就是想用大规模的轰炸,来破坏阎锡山构建的碉堡防御体系,就注定是一场恶战。
解说:10月26日下午四时,中共军队发起攻击的信号准时升上天空,战火在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和小山头四大要塞同时燃起。太原攻坚战中最残酷的东山之战,由此打响,双方都将主力投入到这个长不过8公里的阵地上。今年已经83岁的刘积贵,是当年太原血战的亲历者。1948年参加太原战役时,他只有17岁,是一名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1947年,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共军队的数量急剧膨胀,大批农村青年踊跃参军,刘积贵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投入了战场。对于阎锡山的顽固防御体系,这些新兵最初一筹莫展。
刘积贵(太原战役老战士):碉堡倒就倒了,太原山上有一个街上十十字楼有的,有的地碉,有的梅花碉,有十字碉,碉堡可多了,到处是碉堡。人家里头遇到一个班,有的重机枪,有的轻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