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毛泽东文革时曾用“井冈山”代称其哪位爱将?
2014年10月29日 14:09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西藏和平解放后,张国华等西藏工委一班人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慎重稳进”、“经营西藏”的方针,执行维护《十七条协议》,模范地遵守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张国华率部队到达拉萨后,面对进藏部队后勤补给出现的严重困难,以及分裂主义分子的干扰破坏等严峻形势,按照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与谭冠三等部队领导一起率部开展大规模的开荒生产运动,创办“八一”、“七一”农场,丰收的粮食蔬菜不但保证了部队的部分供给,还支援了地方,挫败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把解放军饿跑赶走”等系列分裂祖国、搞“西藏独立”的险恶图谋。

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初提出“入藏军队可定为三年一换,以励士气”。张国华认识到进军西藏、经营西藏任务的艰巨复杂,在进藏途中的甘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长期建设西藏要作为党的基本方针和长期任务”的建议。进藏之后,在张国华、谭冠三等工委领导的倡议下,驻藏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向毛主席、党中央表决心要扎根边疆,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从“三年一换”到“长期建藏”的飞跃,体现了“边疆为家”革命坚定性的升华。张国华等老一辈革命者将“长期建藏、边疆为家”融入到“老西藏精神”之中,成为这个精神的灵魂部分。从此,一批批内地和西藏本地的优秀儿女扎根西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老西藏精神”的激励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西藏上层反动分子为阻挠人民解放军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明里暗里施展阴谋,趁解放军刚进入拉萨立足未稳,拼凑起伪“人民会议”,公然冲击中央代表驻地,公开反对《十七条协议》,要求撤走人民解放军。张经武、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执行中央决策,坚定沉着地与分裂主义分子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迫使西藏地方政府宣布伪“人民会议”非法,予以取缔,并撤销了两司曹职务,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在政治上沉重地打击了西藏上层反动势力,有力地支持了西藏爱国力量,使许多中间人士向爱国力量靠拢,拥护支持解放军。通过与分裂势力斗智斗勇,进藏军政机关争取到了有利的工作条件,形成了数年相对稳定的西藏局势,为贯彻《十七条协议》和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氛围与环境。

和平解放时,西藏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不仅严重迟滞着西藏的发展,也给西藏军民建设新西藏造成巨大困难。张国华率领全军指战员坚决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和“为了帮助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指示,在进军西藏的同时承担起修筑公路的重任。经过西南、西北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十余万军民通过两年极其艰苦的奋战,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张国华、谭冠三、范明、慕生忠等率领西藏军民在筑路中,铸造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康藏、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两条公路通车,基本解决了驻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粮食物资补给供应短缺和交通运输困难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彻底在西藏站稳了脚跟,“两路”也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在执行维护《十七条协议》的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带头开展统战和影响群众工作。他和工委其他领导多次登门与西藏上层人士沟通交流,讲解党的方针政策,申明解放军的纪律,共勉执行维护好《十七条协议》;进藏军政人员帮助群众生产劳动、修桥补路、改善贸易、发放农牧生产工具和无息农牧业贷款、免费送医送药、模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举动,深深地影响了广大群众,也在多方面教育和影响了西藏上层进步人士。1954年7月17日,江孜遭受特大洪水,170多个村庄被淹,受灾群众3万余人。张国华立即指示驻江孜部队和江孜分工委机关工作人员要全力救灾,号召驻藏部队、军政机关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救济灾民,帮助灾后重建。无数次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了人心,扩大了党的影响。在执行维护《十七条协议》的过程中,西藏人民看了八年比了八年,日益认识到共产党、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认识到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与三大领主有天壤之别。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和解放军在西藏广大人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群众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成为后来推动西藏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进藏军地机关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西藏军区,并按照协议组建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张国华先后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书记、西藏军区(二级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书记、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二副主任委员,发挥了主要领导作用。历经千难,辉业初成,共产党、解放军在西藏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中央既定的目标任务。

《十七条协议》明确规定了西藏社会的改革事宜,但是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企图要永远保持封建农奴制度,从根本上反对进行任何改革。随着党和人民军队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加深,上层反动分子惶恐不安,不断策动局部叛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旨在谋求西藏独立、分裂祖国和维护西藏旧制度的全面武装叛乱。遵照中央决定,张国华由内地返回西藏,担任平息西藏地方武装叛乱的总指挥,主持拟定了后经中央批准的关于平叛改革的十三项政策,直接指挥平叛战斗,创造性地摸索出高原地区对叛乱武装的作战方法,将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发动群众结合起来,军地工作多管齐下,完成了平叛任务,为西藏社会大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按照中央“边平叛边改革”的决策部署,张国华一肩挑起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两副担子。平叛战斗顺利推进,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从1959年到1960年4月,他先后主持制定了《关于当前在平叛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决定》、《西藏地区减租减息办法》、《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牧工牧主两利政策实施办法》等政策;主持开展了“三反双减”、“三反两利”、“三反三算”,以及划分农村阶级、分配土地、赎买未参叛农奴主(包括寺庙上层人士)生产资料等工作,有力推进了民主改革。到1961年底,西藏城镇、农牧区、寺庙和边境部分地区的民主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陆续建立了基层人民政权。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的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社会变革,摧毁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获得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西藏地方的主人,获得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西藏社会新纪元。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张国华做了大量工作,抱病奔忙,呕心沥血,功不可没。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