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国歌类似中国“藏头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可以追溯到荷兰的《威廉颂》,这是16世纪尼德兰革命时期起义者所唱的歌曲,是荷兰人民在抗击西班牙统治的侵略和压迫时产生的战斗进行曲,赞颂的是率领荷兰民众走向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威廉·奥兰治·拿骚,其旋律写成于1568年,来源于法国的一支军乐,歌词则写成于1568年至1572年间,共有15节。《威廉颂》的歌词颇像中国的“藏头诗”,把15节歌词每节开头字母拼起来,便是威廉的全名。
《威廉颂》成曲初期只在荷兰民间流传,直到1932年才被正式定为荷兰国歌。但由于全部唱完大约需要15分钟,所以通常情况下只唱第一节和第六节,或者只唱第一节。但第一节中包含有“尊重西班牙国王”的歌词,长久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威廉颂》产生时荷兰还属于西班牙,西班牙承认荷兰从西班牙分离出来是在1648年,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说“尊重西班牙国王”无可厚非。
《威廉颂》开创了国歌的先河,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把自己国内流传的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歌曲定为国歌,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为国奉献。目前,全世界制定国歌的国家已达160多个,产生了许多颇有意思的“国歌之最”。
当今世界上普遍认为最著名的国歌是法国的《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歌词最长的国歌是希腊杰出诗人索洛莫斯在独立战争期间写的《自由颂》,全诗包括158段。最短的国歌是卡塔尔国歌,是10小节的号角之音,每小节只有两拍。最不能“唱”的国歌是西班牙的一首军队进行曲。使用最多语言的国歌是南非的《南非的呐喊》,包含南非最常使用的五种语言——科萨语、祖鲁语、梭托语、南非语和英语。
被借用最多的国歌是英国的《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演奏,列支敦士登与挪威的皇室颂歌至今仍使用该旋律,瑞士、沙俄以及其他20多个国家都曾使用过此曲谱。填写国歌最多的作词家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两个国家的国歌作词。创作耗时最长的是瑞士国歌,最初创作于1841年,耗时140年。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世界上最多人会唱的国歌。
词曲各异折射最强民族风
世界各国的国歌,不管是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铿锵战歌,还是传承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赞歌,词曲虽有异,但其中共同且永存的都是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表现着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各国国歌因社会制度、国家性质、政治路线、历史情况、地理环境、民族成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内容也极为多样,各有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驱国家中,国歌歌词主题绝大多数反映了革命斗争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类国歌大多产生于本国的革命斗争中,曲风通常是进行曲,歌词中充满了饱满的革命热情,激发人们为保卫祖国、建设新国家而斗争。如上文提到的荷兰、法国、美国和我国的国歌。此外,典型代表还有阿根廷的《祖国进行曲》、西班牙曾用国歌《列戈颂》、希腊的《自由颂》、比利时的《布拉班人之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我的家乡在哪里》和《塔特洛山上的暴风》、前南斯拉夫的《嗨,斯拉夫人》、意大利的《马梅利之歌》、古巴的《巴亚莫颂歌》、阿尔及利亚的《誓言》等,而拉丁美洲国家歌颂本国独立历史的国歌,还多在内容上体现出叙事诗风格,在音乐上常出现歌剧风格。毋庸置疑,这些战斗歌曲在各国历史上都起过重要作用。
颂歌则是历史最悠久的国歌种类,多见于欧洲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地区,如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的国歌,以及阿拉伯半岛国家的国歌,其国歌大多是歌颂本国君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