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宁:过去女孩子是不穿裤子的,都是穿着裙子的,或者穿着旗袍,但是萧红在那张照片里面穿着西服,穿着长长的裤子,这张照片实际家里面是没办法接受,萧红剪了短发,一副五四新文化青年的那个形象。
解说:但是萧红逃婚的经历对呼兰城的亲友和相邻来说却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深秋到来的时候,萧红家里除了寄来信,警告她赶快回家结婚之外,一件御寒的衣服也没有寄来,萧红仍旧坚持不肯回家。但是最初动员她逃婚的表哥此时却与家庭妥协了。
章海宁:他们张家就逼着陆家要给他们断绝经济来源,认为断了经济来源他们没有办法生活自然人就回来了,那么陆哲舜后来也没有生活费了,因为陆家也不给他生活费,这样两个年轻人走投无路,正好那个时候学校放寒假了,趁着放寒假两个人都一起回到了哈尔滨。
解说:回到呼兰的萧红在众人眼中成为一个伤风败俗的人,汪家认为萧红不守妇道,败坏了汪家的声誉,要求解除汪恩甲和萧红的婚约,张廷举为了避人耳目同时也害怕萧红的继母管束不了萧红,让她再出走给家庭带来更坏的影响,决定让萧红阿城县的老家暂住。萧红在乡下被软禁了六个月之后逃到了哈尔滨,省教育厅以教子无方的名义撤销了父亲张廷举的职务,对女儿彻底失望的父亲害怕其他孩子由此仿效,开除了女儿的族籍,和姐姐保持通信的张秀珂更是被严加管教。
张抗(萧红侄子):有的时候我爷爷拿这封信还给他看,说你看看,这是谁给你来的信呀?我爸一看那是他姐姐的字,完了故意说不知道,我爷爷也知道,心知肚明吧,说你知道吗?这是逆子写的,就是说萧红写的,说你不要跟她来往啊,你要跟她来往这个家也是不要你的。
解说:1932年2月,日本军队进驻哈尔滨,3月,伪满州国建都长春,混乱的时局下萧红再次面临着生存难题,摆在萧红面前的是只有两条路,要么回到父亲的家中,要么去找汪恩甲。
章海宁:到底是在大街上偶然遇到了汪恩甲,还是汪恩甲这时候找到了萧红,这段资料不祥,但是总之我们知道后来的结果他们俩住到了一起,在这之前萧红的堂妹当时在哈尔滨的中学读书,把萧红安排在高中的年级去插班读书,已经读了一段时间,后来萧红就不辞而别走了,我们估计那个时间萧红可能是怀有身孕了,她没办法在学校里面继续读书了,如果说萧红那个时候没有怀孕的话,她继续插班读书的话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
解说:事实上,汪恩甲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在经济上一直依靠于家人的支持,同居不久萧红就怀孕了,走投无路的汪恩甲只好回家取钱,汪家对二人同居坚决反对。汪恩甲的大哥甚至严厉正告跑到汪家去找汪恩甲的萧红,她必须与自己的弟弟解除婚约。
章海宁:萧红说告他大哥,说代弟休妻是不对的。结果在法庭上汪恩甲说过这个悔婚是他的主意,不是大哥的主意,汪恩甲也是一个很软弱的人,汪恩甲要维护他哥哥的面子。
解说:官司败诉的萧红只能再次回到东兴顺旅馆,汪恩甲追到旅馆经过一番争吵与哭闹终于还是和好了。在旅馆住了几个月后两人欠下六百元食宿费,汪恩甲再次抛下怀孕中的萧红,从此下落不明。
袁权:那么最新的爆料是在2012年,好像就说这个人并没死,就被家里扣起来了,被家里就扣住了,就说你不能跟这个人来往,什么怀孕了,随她去,就反正就铁石心肠了简直就,把他扣住不能去,但是不久之后就发大水了,据说汪恩甲还回去找她们到这个旅馆,那个时候他可能也有点可以脱身了,就去找他们,那显然就无影无踪了嘛,他可能觉得等于是母子二人都淹死了吧差不多,因为当时淹死了好多人,淹没了好多的房子房间,哈尔滨一个水文誌可以查到的,多少多说间房屋,多少多少人口都被淹了,就根本就没有找到,他就觉得这个人可能就不在了。
解说:而此时在东兴顺旅馆忐忑不安的萧红挺着肚子度日如年,等待她的却是一段新的姻缘。
陈晓楠:独自留在东兴顺旅馆的萧红一筹莫展,每天呆呆地望着窗外永远都下不完的雨,几近崩溃。她曾经向北京的朋友李洁吾写信求助,但是没有回音。她又给当时哈尔滨的一份私人办的《国际协报》写了一封求救信,当时《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園曾经带了几个年轻作者前去探视,又为被圈进的萧红准备了两本书,委托三郎送给这个落难的女子。彼时的三郎就是后来的萧军。
电影《黄金时代》
萧军:这图案是谁画的?
萧红:是我无聊时干的。
萧军:那这个诗呢?
萧红: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