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民国哪位美女作家同居怀孕遭弃险被卖为妓女?
2014年10月15日 11:45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萧耘:这个时候呢萧军就发现在她那床板上有一张纸,他就拿起来看,一看是一首诗,诗写着说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去年在北京正是吃着青杏子:青杏的时候,而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诗,写得很深情,让人听了,看了以后心理很动,这就是萧军一看呢,他说我马上就觉得我眼前的女人变了,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他觉得。

解说:但此刻的萧军对这个拖着身孕的单身女子的身世却一无所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一年的端午节在位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城的张家大院,26岁的女子姜玉兰生下了长女萧红。按照当地的习俗端午节出生的孩子命不好,一生坎坷,由于萧红的父母盼望的是一个男孩,所以对她并不喜欢,两年后,姜玉兰如愿生下一子,更疏于对萧红的关怀和照顾,在这个保守的地主家庭,生性好动的萧红没少受到父母的责打。

章海宁(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她的祖母去世的时候,萧红她那个时候也很小,从后花园里面发现一只带酱缸的一口锅,她觉得好玩,正好外面又下雨,她就把这个锅顶着一个锅就进来了,从后花园的门里进到屋里面,正好她的祖母就躺在那个地上,人已经去世,大家都在悲伤当中,她顶着一个锅盖进去了,并且还让大家来看,那让她的父亲很没面子,说你这孩子,他就一脚就把萧红踢得很远。

解说:9岁那年,萧红的母亲去世,三个月后,父亲张廷举迎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姑娘做续弦,萧红的弟弟张秀珂曾在回忆萧红的文章中写道,失去母爱、无人照顾,和继母的互相怄气常演变为争吵,也常引来父母的拳脚相加。高小毕业后,17岁的萧红一心要去哈尔滨继续求学,引来父亲激烈反对。

袁权(《萧红全传》作者):父亲就有打她的记录,一下子就把她打倒了,萧红自己的记载就是说她说从地上爬起来一声都没有哭,然后父亲就更愤怒,用萧红自己的文字来说,就是说我想父亲的头发已经烧焦了吧,就是已经愤怒到那种程度,这个孩子又不哭,这是多么可怕,他简直就弄不了她,他真的弄不了了已经,其实父亲你已经打那么一个孩子,其实内心是很虚的了。

解说:在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波及影响时,女性解放运动也在蓬勃开展,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曾经担任呼兰县教育局长的张廷举,在送子女入学的问题上表现出超前的开明,他亲自送萧红进入龙王庙小学女生部,但当萧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具备一切去哈尔滨上中学的条件的时候,却遭到了张廷举的严厉拒绝,对于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张廷举早有耳闻。

章海宁:小红的父亲听到哈尔滨女学生是什么样的呢?是可以自由谈恋爱,可以自己找婆家,这个在当时那个呼兰小城里面,她的父亲是没办法接受的,他怕自己的女儿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也像其他的女学生一样自由恋爱,这个家庭又没法接受,那么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了,所以父亲为了防止他女儿重走别的女人的路,所以他坚决阻止他女儿去读书。

解说:萧红曾扬言如不能上中学就出家去当修女,张廷举被迫妥协,这场升学风波最终让萧红走上与家庭决裂之路,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家的萧红,却又不得不回到了这个家。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由北京返回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被炸身亡,日本为进一步控制东北,迫使张学良签订《满蒙新五路》条约,激起东北各界的强烈抗议,11月9日,哈尔滨大、中、小学校学生罢课,上街游行示威,萧红参加了这次罢课和示威游行,大城市里的读书生活开阔了萧红的视野。大学毕业前老师问她今后的打算,萧红说要去北平读高中。

章海宁:萧红在中学的时候呢她喜欢绘画,他们东特女一中高仰山就组织了一个学生绘画小组,这个绘画小组的学生跟其他的学生不一样,她可以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自己背着画夹到处去以写生为借口到处去玩,那她就接触了很多她们女校之外的学生,比如说法政大学的学生,比如说其他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思想还是很开放的,这样就对萧红影响非常大,特别是有一个学生给她介绍,说北京的一些学校是如何如何得好,教育啊、学的课程啊,跟哈尔滨也完全不一样,萧红对北京的读书充满了幻想。

解说:但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已经为女儿定了一门亲,对方名叫汪恩甲,是一位家道殷实的官吏之子。订婚之前汪恩甲和萧红彼此见过面,都觉得这门婚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为了去北平上高中,萧红向家里提出退婚和到北平读书的要求,就在张家和汪家已经开始置办结婚用品时,萧红和远方表哥偷偷逃到了北平。

李樯(电影《黄金时代》编剧):然后跟她的表哥跑到了北京,然后希望过一种就是在那个时代来说是非常独立自主的生活,那个时候看来就是非常叛逆的,非常特立独行的一种生活,我觉得可能她跟那个表哥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激情,未见得是真的坐实在一种两个人的这种相爱当中。

解说:此时的北平成为“五四”新女性的向往之地,大学解除女禁,妇女参政组织增多,参政运动活跃,新女性们都以出走的娜拉为榜样,反叛家庭、发现自我。而在中国文坛上也出现了以庐隐、石评梅、冰心、凌叔华、丁玲等代表的女性作家。这股新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离家出走的萧红,她常跟同学们去看电影,一起在她居住的二龙路四合院里讨论文学、艺术,萧红在形象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