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2000公里啊,谁能保证在当时既无速度表又无测速仪的情况下,列车速度能始终控制在时速50公里?
本文摘自:《人民文摘》2014年第7期,作者:口述 姜士荣 整理 唐黎标,原题:《秘密运送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我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当年经历的那段往事,犹如在心中存留的一瓶蜜罐,越品越甜。虽然46个年头过去了,可当年驾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神秘出车
我出生于杭州市郊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前父母先后病故。新中国成立后,我被村里送到部队当了一名铁道兵。因为我出身在贫农家庭,根红苗正,加上我刻苦好学,很快就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
1964年春季,我31岁。一天,我突然被组织上秘密送到了青海省西宁市,然后驾驶机车沿着一条军用铁路线来到200公里外的大戈壁滩。军代表告诉我们说,这里就是青海金银滩基地。我们接到一个出车任务,说要把列车从金银滩牵引到新疆。
当时,军代表反复强调我们不要与外界任何人联系,不得给家里写信,那种神秘严肃的气氛,让我感觉到组织上对我的信任,非常自豪。
我驾驶火车多年,专运、特运列车也拉了数百趟,都没有驾驶这趟列车来得紧张。列车白天停在车站,机车入库检修,到了夜晚再牵引运行。清一色的闷罐车停在车站,解放军战士和便衣保卫人员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列车运行时,铁路桥梁、隧道旁时常会看见解放军或民兵在巡逻。机车头上坐着一名解放军军官和两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从车头拉出一根军用电话线通向列车,随时可以向列车指挥部汇报情况。从以上现象推测,此趟列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牵引的列车先从金银滩驶向西宁,然后转上兰青铁路过黄河到兰州,再折身驶上兰新铁路进入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奔驰。一路上,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心被揪得紧紧的。驾驶机车对我来说并不难,难就难在既要限制行车速度,又要保证准点到达目的地。近2000公里啊,谁能保证在当时既无速度表又无测速仪的情况下,列车速度能始终控制在时速50公里?谁又能保证在起伏连绵的西北高原行车、上下坡道时不产生任何碰撞?为此,我只有凭着多年驾驶机车的经验,靠自测和目测仔细观察速度,每时每刻在心中计算着。
聂帅来访
一天傍晚,我与火车上两名机修工正在库内检修机车,几个军人漫步来到机车前,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魁梧、面带微笑的老军人。他笑呵呵地走到我面前说:“司机同志,你辛苦了!”说着便来握我的手。我的双手上沾满了机油,不好意思伸手,便说手上有油。老军人听后更乐了:“有油?有油才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