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崩盘论不科学
不是说你唱空它,它就没了
《英才》:你如何看待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发生的变化?
张玉良:房地产的形势,大家都比较关心,唱空的、不唱空的实际上都有。所以我觉得关键在于怎么看,我的基本观点是房地产中长期来看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个市场空间是基于经济规律,也是我们发展阶段内在的需求,不是说你唱空它,它就没了。
另外要分怎么看,总是拿高峰的那一年去比,就觉得今年不行了。比如你拿2013年去比,说2014年不行了。那么我要问,怎么不去和2012年比呢?或者不和2009年、2011年去比呢?
《英才》:有数据显示在房地产投资领域下滑的幅度已经超过2008年了,你怎么看?
张玉良:投资的数字下一步还会下滑一点,是跟现在的市场一致的。一般来说,投资是市场状况下的延续,市场不好了,投资三个月以后马上就会下去,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但也要看到房地产行业的新问题。比如在2013年,一些城市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狂涨。你觉得还能持续么?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一部分城市,人口大量导出,产业又没基础,加上前几年的大量的、不切合实际的供应。当然不断地增加供应是很多因素导致的,比如(地方政府)要发展城市,大家都是想做大城市,通过土地财政减轻基础设施、社会养老(的压力)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得仰仗土地出让金,他们当然希望大量出让土地。这些问题,不管你去不去看,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整个经济的增速在不断地下滑。我认为这与房地产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
比如说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我讲过一个观点,数据表明,房地产与宏观经济有三个60%的紧密关系。第一,老百姓平均60%的资产在房地产。第二,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与房地产的关联度60%。第三,银行的所有的资产,广义的金融资产在房地产领域要占60%。这三个60%就决定了宏观经济与房地产的关联度肯定高,不仅是对经济,对社会也是高度关联的。在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如果忽视这些问题,那么我就会觉得风险也很大。
中期、长期看好房地产
《英才》:你如何看待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
张玉良:现在大家都认为应该不只看GDP或者说不要带水的GDP,不要带水的GDP是正确的,但不要行吗?我看不行,GDP是发展、是财政的重要指标,GDP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实力体现。
所有的人都说不要GDP,最近又有一些专家批判一些省委书记和省长,说又要开始抓GDP了。难道抓GDP是犯罪吗?改革开放的核心就是抓发展,发展的核心不是全部、但重要指标是GDP。
如果都不要发展了,这些官员在政而不为政,他们手里掌握那么多重要资源,很多项目都是要让他们批的,如果他们不作为,我认为问题很大。我们的政府与国外的政府不一样,国外的政府可以在经济领域很少作为,但是在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也是会作为的,何况中国。(政府)掌握了那么多重要资源,如果他们都不作为了,这个社会还能有进步吗?经济还能好吗?肯定是不好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可怕。
因为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形势关联度太高了,如果宏观经济下来了,那么房地产肯定下来了。那整个经济的受伤的面是会很广、很大的。
市场在经济当中发挥重要配置作用的同时,要注重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关系。有形的手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按照市场规律发挥它的作用,可现在,经济学家们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