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需要言语的灌溉
假如把我们的情绪比作泛滥的河流,那么言语就是疏导工程,只是每个人的疏导方式却是迥异的。有人习惯建起高高的堤坝,水流完全出不去;有人则是开放式地任由河水泛滥。做到合理的宣泄和疏通,谈何容易,尤其在伴侣之间。
“你不觉得我们一点儿都不亲密了吗?”徐颖问道。“有吗?我觉得挺好的,再找不到比我们更好的夫妻了。”丈夫头也不抬地回答。白天两人各自忙工作,处于失联状态,晚上等孩子睡了,又各捧一个iPad,完全看不见对方。“我们的夫妻关系出了很大的问题。”徐颖说。
“后现代心理学不会说这个家庭都不Talk,就是有问题的,关键是每个家庭如何去建立属于他们之间的交流。交谈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我们有没有听到对话,有没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愿妥协,是否有意愿听到对方表达不同的声音。”吴熙娟认为,在忙碌的生活中,只要双方有一点点在一起的时间,还是要看到自己的好、对方的好,先联结再交谈,关系才能如水般活络。
吴熙娟和先生结婚30年,仍一直在探讨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前,丈夫只想找个倾诉者,她偏要鸡婆般地给出答案。有时,丈夫也会抱怨她太忙碌,听自己说话时心不在焉。无论怎样的问题出现,他们都会视为一次相互检视的机会,并把自己的需求明确地说出来。比如,丈夫可能会说:“太太,这次我只想让你听我说,先不要给我建议。”
“关系是要灌溉的,很多夫妻觉得人到中年就没话说了,心中又留有遗憾、讨厌或怨恨,那就有问题了。这时,不是先要去谴责爱人,而是试图理解他不说话会不会有其脉络和原因。这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只是很多夫妻没有机会去check in,就会累积很多难受,也不晓得怎么一说话就要争吵。”吴熙娟通常会建议伴侣们看看“吵”是如何进入到关系中,又该如何与“吵”相处还不会影响关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人需要看到不一样的故事,只看到问题,你就会被问题绑架,那么关系会因此变得难受。”
真正的沟通是为自己负责
“其实,真正的Talk 就是承认丧失,承认眼前这个人非你所想象,怎么在遗憾中活下去才是真正的交流,而不是补过去的缺,看似和这个人生活,实际在和过去的某个人发生联结。大多数的人都会在某些时候失去现实感,生活在自己的判断和想象层面。越成熟,越能交谈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的角色感会降低。因为他能够自由地发现对方真实的模样,而不是想象出来的。”卢悦补充说。
由此,卢悦强调无论在职场、伴侣间还是亲子关系中,交谈的核心就是脆弱地坦诚相见。双方毫不保留直抵内心,会让你有抱持的感觉,深深地依恋和情感的回应。更重要的是,交谈后能够激发出你的激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快乐而愉悦。
这两年历经生命蜕变的李丽深有此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沟通自己的困惑。“几个小时后,事情还是原样,但心里的负面情绪都倒出去了。我又精神抖擞地去做事。”
“其实,每个人内心的黑洞是没有人能填的。真正的交谈就是告诉你在我内心有一个黑洞,我很孤独,但同时我知道你的存在不可能弥补我的孤独。深刻的联结就是我和你真正在一起去面对痛苦和孤独,尽管痛苦很多时候不能解决。当你意识到这一点,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其中有三点认知是需要厘清的:
1、没有觉察的交谈,不是真正的沟通。很多男人一听沟通就头疼,认为这是不平等的关系。沟通有时会给人一种控制感,这时要看看你是否觉察自己,并觉察对方。我为什么需要跟对方说话,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2、为什么对方不愿意跟我说话?我们需求的矛盾是什么?把对方当作对象来研究,很多时候沟通的误区是用道德化来指责。一旦进入道德层面,就只有对错,没有理解。
3、关系一定要双赢。真正的沟通,主体感很重要,双方都为自己负责。我们的误区常常是:我这样说是为了你好。但可能深层是:我不想为我的担心负责和承担!还有,都是因为你我才这样。
“其实那些对关系的恐惧,对丧失、被抛弃的恐惧,往往和一个人的早年创伤有关。最终,人还是要回归自己,所以先要处理好自己和沟通之间的情结。”马歇尔·卢森堡认为,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就在于先培育对自己的爱。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这样我们的行为就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而充满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