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旗下金融公司推出一个征信体系,将利用这家中国电商集团存储的大量用户数据,此际中国政府正计划扩大针对消费者和小企业的融资。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Sesame Credit Management)业务的启动,标志着这家互联网巨擘进军金融业的最新举措。政策制定者希望此举能够释放针对私营小企业的信贷流动。这些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贡献最大,但很难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央行允许8家公司开展消费者征信业务,包括社交巨头腾讯(Tencent)、平安集团(Ping An Group)和阿里巴巴旗下分公司。芝麻信用将对消费者和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
“芝麻信用关注于那些在传统信贷机构可能没有多少信用记录的人,”芝麻信用首席数据科学家俞吴杰表示,“他们可能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或者从未申请过信用卡。但他们可能是活跃的互联网用户,网上购物很多,按时电子支付水电等各项费用,拥有稳定的住宅而且手机号码使用了很长时间。”
芝麻信用的所有者浙江蚂蚁金融服务集团(Zhejiang Ant Small & Micro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并没有参与阿里巴巴最近的首次公开发行。蚂蚁金融是通过名为“可变利益实体”的结构与阿里巴巴联系在一起的,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长马云(Jack Ma)表示,要符合中国的监管规定,禁止互联网资产业务被外资所有,这种结构是必要的。
中国的征信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银行之间共享的数据很少。2013年,中共最高领导人批准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改革计划,包括承诺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体系。
无法评估信贷风险被视为银行向小企业和消费者扩大贷款的主要障碍。多数在中国放款的银行都要求有抵押,但规模较小的借款者一般缺乏足够的抵押品,这加大了准确信用评估的必要性。
蚂蚁金融表示,芝麻信用将从在阿里巴巴平台交易的3亿实名注册的个人用户和3700万小企业中收集数据,包括B2B平台阿里巴巴网站以及购物网站淘宝和天猫。
蚂蚁金服首席运营官井贤栋(Eric Jing)表示:“通过利用我们拥有的大数据以及我们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我们相信,芝麻信用的启动不仅会让信贷供应商做出全面且准确的决定,而且还会允许商户提供更多与信用相关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