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2000年,从巴黎出口的衣服还是“法国制造”的吗?
2014年11月20日 15:49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于晓丹,作家,翻译家,内衣设计师,现为凤凰FM电台节目《纽约有姿有味》主持人。译著《洛丽塔》,曾出版小说《1980的情人》,时尚文化类散文集《内秀》、《纽约香色行》和《说穿》。

大约十三四年前,我第一次去米兰出差,惊异地发现街上随处可见熟悉的中国面孔,即使不会说意大利语也不担心迷路。跟他们搭讪后,听出他们大多操着浙江口音,多半在温州人开的衣厂里做工。后来去巴黎,也遇到类似情形,不过巴黎相对大,不像米兰那么明显。回到美国不久,就接连看到消息,这样的工厂在巴黎很多,在意大利更多,米兰有,罗马、佛罗伦萨等有传统制造工业的城市里都有。佛罗伦萨附近的普拉托目前已是欧洲最大的中国人聚集地,中国人注册的纺织企业比意大利人注册的还多两百多家。中国除了向欧洲出口了大量丝绸原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向欧洲“输送”了大量低价劳动力。

于是有人问:在这种情形下,意大利制造的丝巾即使最后一道工序是在意大利的某个工厂里完成的,就真的是“意大利制造”的吗?

了解行业内幕的人可能会回答你:未必。

因为有很有可能,这些意大利的某工厂,便是由这些中国移民开办的。而在这些工厂里工作的工人很多不具合法身份,每小时挣2欧元或每月120美元的薪酬,几乎24小时轮班倒地工作。他们生产的服装服饰都挂的是“意大利制造”的标牌。像苹果公司可以连夜把工人叫起来赶做iPhone一样,这些工厂的效益也十分惊人,可以在几个星期甚至几天里完成1000件由下包合同商指定样式和颜色的连衣裙。这个速度和弹性让欧洲人惊叹不已,却也激起很多负面情绪。他们认为大量工作机会被中国人抢走了,已经存在上百年的工业传统节奏被中国人彻底打乱了。科莫的许多中小企业甚至都已倒闭,现在它已经从一座传统的制造业城市变成了国际旅游城市,有很多明星在那里拥有自己的房产。

普拉托市更是一个奇迹。2000年前后它在外郊区渐渐形成一个“快捷式时尚”工业区,街上到处可见中国的服装批发商。附近的停车场上,常常成排停着来自欧洲各地的货车,零售商满面焦虑地坐在里面等这些中国批发商们尽快拿出“意大利制造”的服装,由他们运回各自国家,再加价出售。

即使不讨论这些服装服饰的原材料、甚至成衣成品是否直接来自中国,也不讨论工厂里的劳动力是否也来自中国,这都已经跟传统意义上的“意大利制造”或“法国制造”的情形完全风马牛了。

传统意义上的“法国制造”和“意大利制造”是什么?很多人脑海里大概会浮现出很多与夏奈尔、迪奥、伊夫圣洛杭有关的电影画面。那是一种小作坊,阳光从窗口洒进来,三五工人坐在明暗交替的阴影里,缓慢、精细,花费上百个小时用手工完成一件衣服上的刺绣,连纽扣上都绣花,绣一粒耗时三到十小时。

而现在,因为中国人的涌入,这种从容渐渐失去存在的空间。欧洲久负盛名的纺织、皮革等传统工业,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意大利制造”或“法国制造”变得快跟“美国制造”没什么两样了,因为美国的制造在过去一直被认为逊色于欧洲,美国人也以买欧洲货为骄傲。于是,有人开始指责中国人模糊了“法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界线,甚至将华商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法国和意大利屡次爆发抗议行动,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埃尔切市甚至放了一把大火,把价值上百万欧元的中国鞋付之一炬。中国商人和政府都极力为自己辩护,这些行为也的确有失公允。

那么,2005年“原产地国家”能被界定吗?

一家专门销售法国品牌珑骧(Longchamp)的网站从2005年开始不断受到顾客质疑,他们销售的珑骧包到底是“法国制造”还是“中国制造”。店主为此制作了一个标准答案:“大部分折叠包在中国制造,少数限量版如‘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在法国制造,但它们都具有同样的珑骧品质。也有一些在突尼斯制造。”为了确保答案正确,店主还给珑骧公司写信求证。公司回复说:我们对质量的保证是以“由珑骧制造”而非“在哪里制造”为本,即注重“Made by Longchamp”,不必介意“Made in”。

这个回复虽然很优雅,却可能无法改变消费者渴望了解“原产地国”的微妙心理。

只是如今,对“原产地国”做出界定并不容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律规定,一件产品必须是“全部或差不多全部”在美国生产才可以在它的包装或广告上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这么说容易,做起来却难。于是法律进一步解释说,只要生产商能满足一个简单的基本前提――产品必须是在美国组装,制造这一产品的大部分损耗也由美国承担――就可以为产品申请“美国制造”的身份。比如,德州的一家计算机制造商如果用美国制造的零件组装一台个人电脑,这些零件中即使包括用从海外进口的钢材制作的磁盘驱动器外壳,也符合“美国制造”的条件。但如果用从韩国进口的钢材在俄亥俄州制造一个扳手,这个扳手就不能算“美国制造”,因为钢材是这件产品的主要耗材。那么能算“韩国制造”吗?似乎也不行。

这还算比较容易的情形,大部分情形都更为复杂。

制定这种“原产地国”的法律目的是什么?美国的法律解释是:告知在美国的最终购买者此进口产品的生产国家。但什么样的购买者希望知道,又为什么想知道?

一方面是国际贸易的要求。“原产地国”的属性有可能决定该产品是否能被另一国接受,决定其税率的多少,它在某些特殊税种或贸易项目、反倾销及政府采购方面是否具有某种资格或权利。

但这显然不是上面那些想知道珑骧到底是谁做的消费者所关心的角度。一般消费者关心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的原因。有研究者探究消费者心理后发现,如果产品在任何方面都一样,唯有原产地国家不同,会影响、甚至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影响他选择这件产品和购买这件产品的意愿,也就是说,“原产地国”是让产品区别于竞争者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其实也就是“达芬奇家具”事件能成为事件的由来。

有些消费者相对愿意选择产自本国的产品,比如全球化刚开始时,很多美国消费者情愿选择美国制造或至少是美国组装的产品,以表达支持美国本土工业的姿态。当然现在摆这种姿态的美国人已少了,如果不全面彻底接受消耗它国原材料而制造的产品就可能没产品可买。另一方面,有些消费者对来自某些国家的产品怀有特别的戒心甚至敌意,这在高档品或奢侈品领域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坦率地说,很多中国人都更愿意购买挂有非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而且似乎任何档次都如此。我自己与国内合作的品牌,当我们讨论主标和洗标内容时,我在国内的合作伙伴就曾建议不要写“中国制造”。

这也是一些研究者早已发现的现象。消费者在选择奢侈品时,尤其喜欢用“原产地国”作为他们做决定的参考或决定因素。“达芬奇家具”事件两次高潮,其实都利用了这种心理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关键是,在奢侈品领域,“意大利制造”这几个字现在能说明什么?能象征什么?是否还具有从前的那种威信力?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