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股票房产军事汽车历史时尚娱乐科技
文汇传媒 > 股票 > 独家观点 > 正文
沪指将冲关5000 领涨板块猜想
2015年5月27日 07:36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导语:分析称如不出意外,今日沪指将冲上5000点,哪些板块今天将承担领涨角色?

【国防军工】改革预期+主题推动 关注国防军工三大机遇

【国企改革】机构前五月调研路线图揭秘 国改概念升温试点央企领衔

【铁路基建】拉美基建市场达2万亿美元 总理访四国签回大单

【金融板块】金融股为何还在“潜伏” 期指炒家极其看好

改革预期+主题推动 关注国防军工三大机遇

●参考国际经验,专业化整合和资本化运作是世界航天军工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近期航天系股票较活跃,市场对两大航天系集团旗下公司资本运作预期不断升温

●我们看好三大军工集团及下属上市公司: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集团以及电子科技集团。从基本面来看,航天系以及电子科技集团都具有“大院所、小上市公司”的特征,集中了大量实力雄厚的军工科研院,以研发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前景广阔。另一方面,研究所资产占比高的航天系以及电子科技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仍然较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5年预计有更多的军工领域进一步加大对民资的开放力度:一方面将直接利好具有军品生产资质的民企,未来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模式切入军工行业;另一方面,混改模式能充分享用军工集团下属企业的丰富资源以及民企资金和创新的双重利好

⊙川财证券

自4月中旬以来,国防军工板块进入加速上行阶段,涨幅高达57.1%。在此期间大盘进入调整期、上行途中震荡加剧,沪深300指数上涨16.41%。今年年初至5月25日,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40.04%,国防军工板块上涨98.29%。在军工板块二级子行业中,4月中旬以来地面兵装涨幅最高,达70.24%;航天装备与航空装备分别以56.82%和57.82%占据第二、三的位置;船舶制造上涨54.23%。

我们继续看好该板块接下来的相对表现,主要逻辑在于2015年军工板块投资的三大主要驱动因素将持续发力,以及短期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整体抬升。强军是富国的基础,军民融合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新高度。总装企业的资产注入以及资产证券化是长期驱动力,而平台的整合和科研院所的改制将是直接的催化剂。

我国在9月将首次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将大量展示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加上政策预期较高,市场焦点效应强烈。短期影响在于牛市思维下市场整体估值的抬升,我们预计板块在中期将有稳健表现,并在配套政策出台时迸发大的投资机会。

改革为军工行业提供长效动能

作为国企属性最显著的行业,改革无疑是军工行业的长期投资主线,目前我国国防工业中坚力量是十大军工集团,国企属性显著将直接受益于国企深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并且在近两年将得以彰显。

我们认为军工行业的改革有以下几个突破口:

1、平台的整合:产业平台、资本平台的集聚效应,大军工集团的强强联合。

2、资产证券化是长期驱动力,研究所的改制和资产注入将是新一轮军工体制改革的关键。

3、“民参军”的不断推进,包括民营资本参股军工行业以及军工高科技技术为民所用等多方面内容。

产业平台整合航天系有望引领板块上行

在前期中国船舶系、中国核电系的合并,资产重组传闻不断推高板块市场预期后,航天系资本运作预期将作为新的主题为军工板块加温。一方面,4月开始航天系军工集团互动紧密。4月1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党组领导,在就如何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举行座谈交流,期间强调在中国航天走出去的进程中需要强强联合、在推动国家工业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企业资本运作、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长补短,相互帮衬,其战略意图宏大。

另一方面,近期航天系股票动作较多,市场对两大航天系集团内公司资本运作的预期不断升温。同时参考国际经验,专业化整合和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是世界航天军工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科研院所改制今年资产证券化的一大推动力

2008-2011年间,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带动了第一波军工牛市行情;2013年以来,军工资产证券化预期的再启动带动行业再次走高。站在目前时点,我们认为这一轮资产证券化效应还远未结束,将叠加上国企改革主题双轮驱动军工板块的上涨行情。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的军工产业配置采取厂所分离模式,未来研究所改制和资产注入政策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重点。我国最尖端的军工技术均蕴藏在广大军工科研院所中,十大军工集团集中了200余军工科研院所,既是国防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科技队伍。一旦改制成行,一方面科研院所生产产品的高附加值、高盈利性将给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盈利和投资价值带来大幅度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军工事业单位改制也将推动改制后资产不断进入资本市场,从而使得军工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参与下更加市场化,利于创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科研院所改制2015年有望看到更多实质性进展。关于科研院所改制的推进,有直接影响力的政策为2010年的“国发37号文”,以及2011年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前者明确提出要在三到五年内使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后者提出要在今后5年之内基本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从时间推演下来今明两年处于重要的破局位置。此外,前期影响改革进程的一个制度原因在于军工研究所的特殊性,研究所改制需要军工集团以及国务院多重部门批准,项目繁琐。今年国企改革进程整体提速,相关审批制度有望较快的改善。

科研院所改制下的投资机会,我们主要看好三大军工集团及下属上市公司: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集团以及电子科技集团。从基本面来看,航天系以及电子科技集团都具有“大院所、小上市公司”的特征,集中了大量实力雄厚的军工科研院,以研发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前景广阔。另一方面,目前十大军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资产证券化水平不断提升。而相较于中航工业等进程较快的集团,研究所资产占比高的航天系以及电子科技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仍然较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注两端投资机会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并且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的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由于国防军事具有强对抗性和保密性,军工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并且相关产品从内到外均对制造工艺有极高要求,对延伸的产业链带动效应强。因此,加大国防军工投资以及推进军民融合战略,能够从技术端有效推动整体工业企业的产业升级。对此,我们看好信息化相关标的,主要集中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及两大航天系集团。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强军梦的重要拼图。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强军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随后工信部印发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国防科工局也印发了《2015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我们认为,领导层在深化军事工业改革,以及引导民资参与军工生产上有坚定的决心和迫切的意愿,多项政策在今年落地的确定性很高。

从国际经验来看,推进军民融合是军事工业科技化进展的必经之路。随着高科技在武器装备系统上不断广泛和深化的运用,军、民用科技将不断扩散最终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推进军民融合不仅有利于科研生产体系的加速完备,同时也将助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民参军”,机会一端在军企,一端在民企。贯彻军民融合是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防建设的重要需求。目前,高科技与信息化配备导致国防投资增速需求庞大,军民融合既有利于民间资本通过合适的渠道进入安全领域,为国防工业拉入新的投资;同时也有利于存量军工资产的盘活,加快军工产业向市场化快速迈进。2015年预计有更多的军工领域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资的开放力度,有降低民参军准入门槛或者是提供更多创新型融合模式两类办法。

前一种政策放开将直接利好具有军品生产资质的民企,未来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模式切入军工行业。根据美国的经验,未来军方向民企采购部分高新技术是发展主线之一,可以为政府节省大量军事研发费用。

而后一种混改的模式则能够综合军工企业的丰富资源以及民企资金和创新的双重利好。目前我国的国防工业自成闭环,军品的研发和制造都相对垄断,引入民资有利于将民营企业的技术以及竞争文化带入军工体系,也有利于降低军工企业的采购成本。

受益上市公司代表有:北斗产业链的北斗星通、中海达;航空航天系的海特高新、川大智胜、闽福发A、欧比特;导弹产业链的高德红外、金信诺;信息技术行业的积成电子、常发股份、卫士通、杰赛科技。

机构前五月调研路线图揭秘 国改概念升温试点央企领衔

近期,国企改革主题温度骤升。

“国企改革是关系到A股市场未来几年牛市能否继续深入下去的一个关键性变量”,5月26日,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在一场临时组织的关于国企改革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随时可能出台,一旦出来,全国范围内的国企改革将重新换挡,直接驶上高速公路”。

实际上,自今年以来,机构投资者也加大了对国企改革概念股的调研。

5月20日下午,海通证券研究员涂力磊到中粮地产(000031.SZ)进行调研,在这次调研中,涂力磊就问及国企改革的进展。

在此之前,多家媒体报道称,中粮地产控股股东中粮集团正在考虑多种重组方案,以实现业务整合和主要业务的整体上市。

试点央企成重点

根据中粮地产披露的信息,对于涂力磊问到的国企改革问题,中粮地产的回答颇含深意:“目前,中粮地产一直与控股股东中粮集团保持积极沟通。截至目前,中粮地产尚未接到相关的文件。中粮地产作为中粮集团控股的住宅地产上市平台,未来将积极配合国务院国资委和控股股东中粮集团的相关改革,不断推动公司发展,回报广大股东。未来,公司将密切关注有关国企改革的政策细则,一旦接到相关文件将及时按照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自从2014年中粮集团成为国资委“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之后,机构今年以来明显加强了对“中粮系”旗下上市公司的调研。

今年以来,就先后有平安证券的杨侃和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的赵旭城;东莞证券的何敏仪;元大投顾的苏育慧、郑妙仪;国泰君安证券的梁荣;宝盈基金的肖肖和中国银河证券的胡华如;华泰证券的曹光亮和民生加银基金的柳世庆;中银国际证券的袁豪陆续去了中粮地产进行调研。

除去国企改革问题之外,上述研究员基本上都问了中粮地产关于股权激励的问题,而中粮地产的回答是“未来,公司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发展状况,适时推出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股权激励方案,从而维护股东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

除去中粮集团以外,国资委2014年7月还选择了另外5家中央企业作为改革试点企业,分别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开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称“国药集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材”)、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称“中节能”)和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4月15日,嘉实基金调研了国开公司旗下的中成股份(000151.SZ),但是国开公司旗下的国投中鲁(600962.SH)、国投电力(600886.SH)、 国投新集(601918.SH)和中纺投资(600061.SH)均没有披露机构调研信息。

今年1月28日至4月8日,先后有包括券商、保险、公募、私募在内的8批次机构调研了北新建材(000786.SZ)。4月22日,安信证券、中投证券、中银国际、招商证券等联合调研了中建材旗下的中国巨石(600176.SH0)

通过调研信息归总可以发现,华安基金钱坤和海通证券邱友锋均对国企改革较为关注,两人在4月9日还调研了中建材旗下的瑞泰科技(002066.SZ),对于国企改革问题,瑞泰科技的回答是“改革是大方向,鉴于公司近年来的业绩一般,对选择何种转型发展模式更为慎重。”

而国药集团旗下的国药股份(600511.SH)、国药一致(000028.SZ)、现代制药(600420.SH)和天坛生物(600161.SH)尚没有发现机构调研的信息。

频繁调研成趋势

除了加大对试点央企的调研之外,机构投资者还加大对部分央企或大型国企的调研。

著名的“敢死队”——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在5月12日调研了中航集团旗下的中航三鑫(002163.SZ),5月25日和26日该股连续两天涨停。

5月14日,招商证券唐楠、晓扬投资戴祖祥、深圳唐融投资仇石石联合调研了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长安汽车(000635.SZ),对于未来规划,长安汽车提到了“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的信息。

5月15日,晋融资产曹海研、里昂证券陈卫炜、中信证券陈竹、张璐、刘丹,Genesis投资的Rufus Frazier、骏利资产杨浩和Broad Peak投资黄志军联合调研了云南国资委旗下的云南白药(000538.SZ)。

5月22日,西藏同信证券高玲芳、上海镕腾资产管理公司胡传奇、中植融云投资有限公司杨文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丁盛和华安基金张嘉辉联合调研了中航集团旗下的中航飞机(000768.SZ)。

此前的1月16日,大成基金戴军和王磊、中银国际杨绍辉和张钺、中国人寿周介、太平洋证券刘倩倩、东兴证券赵炳楠、民生证券石山虎、星石投资曹恩祥和徐工投资王行也对中航飞机进行了联合调研。

而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徐华翔和刘博逸在5月22日调研了中航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成飞集成(002190.SZ),对于此前的重组失败,成飞集成表示“公司也不认为存在行业垄断,但作为特定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作出存在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判断,上市公司层面很难做出解释。截至目前,公司尚无关于重组的任何计划,若有,公司会及时公告。”

高华证券廖绪发、兰馨亚洲投资陈怡、惠理基金吴远怡、润晖投资王伟、淡水泉投资刘晓雨、中金公司操礼艳、毕胜资产曾生、长金投资郑幼锋、泰康资产章敬峰和郭晓燕在5月21日联合调研了泸州市国资委旗下的泸州老窖(000568.SZ),但是没有涉及国企改革的问题。

在安信证券5月26日的国企改革电话会议中,建筑工程研究员夏天推荐了两个央企改革标的即中国建筑(601668.SH)和北方国际(000065.SZ),地方国企改革则推荐了隧道股份(600820.SH)和棱光实业(600629.SH)。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以来的机构调研中,只有北方国际披露了一次,且时间为1月15日,调研机构为银河证券鲍荣富、刘文平和华夏基金李晨晨,但并没有提及国企改革事宜。

机构今年以来频繁加大对国企概念股的调研,也显示出了对这种投资标的的重视程度。自去年10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此后国企改革进程提速,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的预期日期渐行渐近。徐彪预期,“伴随着高涨幅高股价高估值的公司上行渐渐乏力,国企改革有望接棒成为各路资金的热捧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

拉美基建市场达2万亿美元 总理访四国签回大单

身为中国装备的“超级推销员”,李克强此次出访一如既往地马不停蹄,百亿大单更是如影随形:在巴西,35项合作文件,总金额超过270亿美元;在哥伦比亚,12项合作协议涉及基建、产能、援助等多个领域;在秘鲁,10项合作文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两洋铁路;在智利,两国签署《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记者梳理发现,在总理的推销清单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带来的产能合作,都是绝对的主打产品。“中国有性价比高的装备制造能力和集成技术,拉美有基础设施扩建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演讲时,李克强表示,“当前中拉产能合作恰逢其时。”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刁春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有很多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且尚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很大。此外,中拉双边经贸合作意愿加强,也有利于中国建筑企业走进拉美。

拉美改善交通需万亿美元

在明年即将举办奥运会的里约热内卢,李克强登上了中国北车生产的地铁,里约州州长对李克强说:“我们正在通过招标购买火车、地铁、渡船等机械装备。这些装备已经三四十年没有更新了,所以我们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的需求非常庞大。”“现阶段的巴西,很需要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

亟待改善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止巴西一国。据早前由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参与制定的《能源: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研究报告表示,为了改变基建滞后状况,拉美国家在未来20年内,需要在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2万亿美元,其中近一半资金将用于改善糟糕的交通运输状况。

在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会谈时,李克强表示中方将帮助哥伦比亚低成本、高起点推进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哥双赢。哥伦比亚从去年开始推进“ 第二个国家发展四年规划(2014~2018)”,预算规模达3500亿美元,其中30%将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企业有很多竞争对手

处在快速发展期的拉美国家,一方面存在庞大的投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提供机遇;另一方面还存在局势波动较大,金融支持不完善等问题,又为投资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在拉美合作非常难,因为当地的金融机构非常单薄,融资很不容易。”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很多拉美国家依赖初级品出口,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较大。

今年初被搁置的墨西哥高铁项目就是一个例子: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墨西哥政府收入锐减,无限期搁置这一项目,使得已经中标的中国铁建利益受损。

为解决融资难题,今年1月签订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提出,将充分利用中拉合作基金、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中方提供的优惠性质贷款以及其他金融资源,支持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间重点合作项目,同拉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需求及可持续发展愿景相适应。

“短板是人才。”商务部上述官员指出,一个项目经理,不仅需要懂经济、懂管理、懂语言,还需要懂政治,对项目回报年限和当地的选举周期有判断,“所以走出去的企业不能仅仅埋头干活,还要懂得搞公共外交。”

虽然存在风险,但看好拉美基础设施这块大蛋糕的,远不止中国一家。据刁春和介绍,作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的热点地区,中国企业在拉丁美洲有很多竞争对手。

接受记者采访的商务部官员认为,和西方国家企业相比,中国走出去的很多都是国有企业,不论是政策还是资金的支持都更具优势。

据记者了解,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将于6月在澳门举行。目前已有10个国家、17位副部长级以上政府官员有意向出席。刁春和认为,该论坛将为中拉双方沟通交流合作搭建起平台,助力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金融股为何还在“潜伏” 期指炒家极其看好

承接近期强势,26日A股大幅走高。家电、IT板块表现抢眼,但是银行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弱。股市已经火了大半年,赚钱效应凸显。最近有报道说,上海股民人均赚了15万元,你拖了后腿吗?

都说世界上有几种股票最好:别人买的股票、想买没买的股票、自己卖了的股票;最不好的是自己手里的股票。在这轮牛市中,金融板块似乎仍然在“潜伏”,手握金融股的投资者看来要“中枪”了。今天起,我们将推出一组报道,解读为什么有的股民没能在牛市中赚到钱。首先推出“自己手里的股票:金融股”。

昨天,A股再度大涨,沪指站稳4900点,创业板指数也告别调整,升破3600点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两市以2.15万亿元改写前一交易日刚刚创下的历史“天量”纪录。

比照上一轮牛市6124点的历史高点,本轮牛市从2014年7月至今,已经完成重回6124高点进程的75%。各路题材全线大涨的情况下,上一轮牛市中独占鳌头的金融股却格外暗淡。尤其是银行股,从今年1月5日至5月25日,银行板块涨幅只有9.84%,远远落后于大盘同期的48.82%,跑输大盘1500点。

不管是因为看好板块低估值,还是根据历史经验,抑或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许多股民或多或少配置了金融股。目前的结果是,看着“别人的股票”一路猛涨,“自己的股票”一动也不动,大家都在问:“金融股能否归来?”

市场疯涨金融股独暗淡

从传统经验来看,在一轮大牛市行情中,金融股无疑是必配的股票。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券商股涨幅是指数整体涨幅的立方,保险股涨幅是平方,银行股涨幅多领先于指数。

在去年底、今年初的那一波大涨中,金融股可谓出尽风头——券商股多次上演“全员”涨停;银行股随后连续拉升,强势推动沪指实现了近千点的上涨。然而,短暂风光后,金融股一蹶不振,不仅让出牛市主角的位置,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

首先来看保险股。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为新华保险为35.33%,涨幅最小的中国太保仅11.33%;在银行股中,涨幅最大的为南京银行,达到27.58%,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还分别出现了0.08%、3.19%的跌幅;作为牛市最受益的券商股,涨幅最大的为西部证券(84.08%),而龙头中信证券仅微涨1.45%,申万宏源还出现了3.25%的下跌!

再来看看其他权重股的表现。沪深300成分股中,从去年7月牛市启动至今,中国中铁涨了7倍,小商品城、中国电建、中国中治等涨幅均超5倍,211家公司涨幅在1倍以上。

能否上演王者归来

对于处境尴尬的金融股,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北京望道投资有限公司总监王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行股一般滞后于市场的赚钱效应,即“下半场”才跑赢市场。以2014年11月大盘股上涨为例,至2014年11月份,小盘股已经积累了很强的赚钱效应,这时候银行股集体表现,也是滞后反应。

对于券商股,从历史经验看,该板块跑赢市场一般是牛市的早期和末期。牛市早期,投资者对牛市的大幅收益的预期;末期,市场进入全面亢奋状态,而中期券商股是跑不赢市场。

这一波牛市特点也可以找出金融股整体滞后市场的理由。王杰认为,本轮牛市上涨的核心逻辑,一是融资融券和结构化信托产品为代表的杠杆资金进入股市;二是国家放开兼并重组,推动中小市值公司并购、增发以此带来的投资主题。

但是银行、券商还是过去传统牛市逻辑品种,尤其是券商股在市场涨得好的时候,跟着上涨,即金融股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的潮流或者说大逻辑。

都说“无金融股不牛市”,问题是在这轮牛市中,金融股能否归来?王杰给出的建议是,金融股就定位于补涨的逻辑,这一波没有赚到钱的投资者,可配置金融股坐等牛市下半场的确定性收益。

金融股能有多大贡献

既然预期金融股会后程发力,那么权重极大的金融股如果补涨,能为大盘做多少贡献呢?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今年1月5日,包含银行、券商、保险在内的大金融板块占沪市权重为33%,而随着其他各板块持续大涨,涨幅滞后的金融板块权重已经缩水至5月25日的28%,下降了7个百分点。其中,银行板块的权重从22.5%下降至18%。

单以涨幅最为滞后的银行板块来看,今年以来该板块整体涨幅为9.84%,对应同期沪指涨幅为48.82%。《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计算发现,在不考虑其余板块的情况下,单是银行板块若能达到沪指的平均涨幅48.82%,就能为沪指多贡献368点的上涨,对应沪指达到5181点。

换句话说,金融板块要是稍微给力一点,哪怕仅仅是银行股保持沪指平均上涨水平,目前大盘也已经直接挑战5200点关口了。

市场中也有一些迹象可以追寻,由金融股比重极大的上证50期货持仓情况来看,5月15日,其总持仓为3.46万手;到了25日,持仓已达7.05万手;26日则增长至7.31万手。不仅是持仓量接近翻倍,持仓过夜的情况也较为明显,由此说明期指炒家极其看好金融股的后市。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