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4月急行大涨18.51%,今日正式进入五月行情。对于今日和本周行情的研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量。一方面,本周迎来扎堆打新季。五一节后,A股将迎来25只新股的密集申购,证监会日前也表示,将每月核发一批逐渐提高至两批。今年以来,随着牛市行情的不断演进,令本已居高不下的一级市场收益继续“水涨船高”。据统计,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平均可达44%;上市后5日的涨幅平均可达110%-130%。投资者依然可以在打新中依靠运气淘金。
另一方面,从流动性考虑,根据沪深交易所信息,节后首个交易周(5月4日至8日)两市将有22家公司共计14.84亿解禁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近483亿元。投资者可以据此寻找有安全边际、抛压不大的公司进行布局。
同时,除了打新机会外,五一假期期间,不少资讯都有望影响今日两市题材表现。宏观数据方面,2015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这有利于为两市营造良好氛围。
根据日前刚刚收官的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整体业绩增速下滑至5.8%,远低于2013年超过一成的业绩增长水平。不过体量相对较小,并购转型效果更为明显的中小板、创业板群体,则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水平。而日前召开的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GDP等宏观参数回落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群体的整体经营也面临着调整转型的压力,呈现结构性增长。经历两年的政治整顿之后,中央政策重心开始重回经济建设,房地产要刺激,市场环境要改善,拉投资是头号办法,货币政策一定会更加宽松,定向调控甚至已经转化为全面刺激。因此有人判断,股票市场将会进一步活跃向荣。
区域板块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明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专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此有了细化清单和明确路径,这必将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京津冀概念沉寂已久,有望再度表现。
但也有一些板块却面临利空的困扰。以房地产业为例,有媒体报道指出,房地产业年内或推营改增,调查显示房企忧税负上升。短期这或许会给房地产板块带来压力。投资者应该根据消息面规避部分板块的短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