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建设难度大,投资体量大等特点,需要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参与建设,将给建筑类上市公司带来直接的业务增量,我们认为受益的顺序是,首先收益的为具备较强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能力的企业,设计处在项目的最前端,壁垒较高,优质企业有望突破地域限制收获大单,推荐苏交科;其次为具备较强地下工程建设能力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推荐隧道股份和粤水电;另外具备较强市政工程能力的企业也将受益,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宏润建设、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等。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管廊的建设,习主席和李总理曾多次提出要加快地下管网的建设。4月9日总理在考察长春南部新城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时指出,城市地下建设是外边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4月13日,在住建部举办的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上,陈政高部长指出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全面启动。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市场空间巨大:假设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投资5500万元(根据长沙市规划),以包头市为例,包头市规划未来建设100公里的地下管廊,假设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平均的地下管廊里程都能达到100公里,则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
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2014年12月26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决定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该项措施为期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 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2015年4月10日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公示,排名在前10位的城市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分别是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意味着我国地下管廊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政策的驱动开启了地下管廊市场庞大空间。
苏交科:公司14年收购了厦门市政工程设计院83.58%的股权,厦门市政院拥有市政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其地下管网和给排水设计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厦门市规划今后还将建设约11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并且随着地下综合管廊更多的采用PPP的模式建设,设计能力优秀,工程管理能力突出的企业将直接受益。
隧道股份: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土隧道施工的企业,14年地下业务占比52%。拥有市政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旗下有两家专业管线公司及一家燃气设计院。公司在地下盾构等业务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几年积极发展投资业务,在PPP 项目投资运作上具有较强的实力。
粤水电:拥有市政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业务占比38%,在运用投融资模式做地下盾构业务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