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完整方案将在今年5月下旬提出,提交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后有望正式实施。3月25日,在市政协举行的十二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上,副市长周波透露,作为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其形式成果考虑为“1+1+x”模式,围绕5个专题22个方面,共有54项任务。其中,有15个具体方面要先行先试。
这些方面包括试点实施海外技术移民制度、实施天使投资特殊税制的安排、探索开展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战略新兴产业板、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市场制度改革、完善重点行业的税收政策、允许世界创新平台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范围、实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建立知识产权资本化交易配套制度、完善股权激励机制、探索发展新兴产业研发组织、改革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境外投资的管理制度、改革药品注册生产和流通管理制度、降低公用型保税仓库的建设标准等。
今年市委唯一的重点调研课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听取各界意见建议。市委书记韩正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韩正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事关上海长远发展,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克服浮躁心理,坚定不移、积极有为,坚韧不拔、久久为功。越到深化研究的阶段,越要聚焦突出问题,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勇于改革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是逐步形成、长期发展、动力重构的过程。上海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要走在前列,为全国提供更多有益的改革创新经验。”韩正说,一号课题越是到了深入研究的时候,越要抓住突出瓶颈问题、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集中精力聚焦突破。比如,体制机制问题是关键,“从创新的角度上讲,我们统得太死、管得太死,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我们一讲新的东西,还没研究透的,就习惯性地先管起来,一讲到创新项目,就习惯分钱分物,这其实是对创新规律的破坏,导致创新主体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在调研中,有很多市场主体反映,政府的普惠还不够,发?点球?太多。”“当前上海没有真正形成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韩正并不回避问题,“环境好不好,不是管理部门自己说了算,该由各类企业、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来评价。要充分听取不同市场主体的意见,而不是关起门来找我们认为的问题,这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