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等重点领域立法。而两会期间,两会代表提出加快互联网领域立法刻不容缓,互联网安全法惹关注。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产业链料将成为资金下一风口,引发二级市场的追捧。
互联网安全法受关注
2015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等重点领域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左世忠在两会期间也提出,针对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要“依法治网”;而我国网络立法严重滞后,加快互联网领域立法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网络领域安全立法文件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5年2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2000年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1997年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8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国家保密局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规定》以及散见于民事、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的一些相关规定等。总体上说,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立法严重滞后,现有的法律法规层次和效力低,呈现散、乱、偏的问题,不能适应网络安全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终端的普及,网络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效率。但是,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诽谤、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泄密等违法犯罪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案件层出不穷,社会危害严重。制定针对网络建设、使用、监管、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尽快将国家网络安全建设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治网”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