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指数均小幅高开,随后便开启持续的震荡走势,午后均大幅下挫,深成指盘中一度大跌近2%,沪指尾盘下跌近1%。创业板指[-0.93%]受深成指拖累,午后同样大幅下挫,盘中下跌超1%。从盘面上看,污水处理、美丽中国、脱硫脱硝表现亮眼;国产软件、智能医疗、云计算跌幅较大。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56%,深成指下跌1.53%,创业板下跌0.93%。
外围市场方面,由于耶伦周三证词无新观点仍维持鸽派以及1月美国新屋销售数据超预期,道指再创收盘新高。道指上涨15.38点,涨幅为0.08%;标普500下跌1.62点,跌幅为0.08%;纳斯达克则下跌0.98点,跌幅为0.02%。欧洲股市周三收盘下跌0.1%,扭转此前连续六个交易日的上涨走势。希腊股市周三收跌近2%,导致整体欧洲股市承压。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跌0.1%,报386.76点。金价周三上涨0.4%,报每盎司1201.5美元。油价周三大涨3.47%,报50.99美元/桶。
从今日的消息面上来看,以下两方面因素将影响A股行情: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分析认为,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稳增长,说明公共产品还有投资空间,有些公共产品跟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公共产品的投资构成了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投资恰恰起到了稳增长的作用。稳增长并不是说明经济增长的速度特别低,我国经济依然是维持在中高速的增长,增加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是让经济增速维持一个“稳”的水平,不要过度下滑。
2.汇丰银行2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1,好于市场预期,创4个月新高。去年1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曾跌至49.6的低位,结束此前连续6个月的扩张。分析认为,内需回暖拉动节前制造业活动略微加快,企业节前补库存,采购活动上升,产成品库存小幅增加。尽管投入产出价格指数降幅收窄,但需求面疲弱的状况未扭转。最新数据显示,受内需小幅提振影响,制造业略有好转但尚不稳固。居民消费、工业生产依然萎靡,可能影响2月份经济数据的表现。内需不振和通缩压力尚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并行宽松。
分析认为,昨日市场在金融板块调整下,下跌18点收盘,终结了节前的7连阳,但行情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市场还是处于二次探底结束之后的温和恢复期,在这样时期,大盘涨跌都很正常,不必纠结于指数几连阳,震荡攀升还是后市的主旋律。大盘量能继续维持温和恢复期,量能与走势配合很健康。大盘近期的趋势不变,继续温和震荡攀升,在这阶段权重板块也将是温和攀升的格局,在量能未完全放大之前,权重板块还无法形成合力突破走势。其它板块和个股行情也将呈现温和上涨格局。
投资机会方面,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中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可积极关注水利建设板块。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可关注养老概念个股。3月份全国“两会”日益临近,节能环保板块受关注度不断提升,可积极关注相关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