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上涨0.76%实现七连阳,创下八年来最佳春节前表现,完美收官。全年来看,沪指大涨59.7%,在全球股市连连走低之时,A股呈现久违的牛市行情。但是,引发热议的是:一些国外投行却在这个时候,纷纷发声看空A股。先是摩根大通将中国股市的评级由“增持”调降为“中性”;而后花旗更是直言A股短期危机四伏,可能出现23%的回调空间,这幅度还预测的如此具体。粗略统计,目前已有5家外资投行发表对A股的谨慎观点。
A股价值高估or外资投行别有用心?
几个月前还在热议“牛市来了!”如今却变成“危机四伏”?外资投行为何要集体唱空A股呢?申银万国[4.24%]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分析了其中原因。
桂浩明: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如果说在前几年,A股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是表现最差的,那么实际上今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是表现最好的。当然涨多了,获利盘也多,容易觉得你的价值存在高估,当然一定的看空也是正常的。另外,海外一些大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最近也较多持谨慎态度,现在又怀疑中国经济接下去可能增长会很缓慢。它们把这些观点转化为投资策略,所以开始频繁地唱空中国。
而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外资投行唱空A股是“别有用心”,因为在A股市场的历史上,国外投行“唱空做多”或“唱多做空”的事情并没有少做。
李大霄: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所以要对它的言论客观地来看待,实际的操作可能要比言论更为重要一些。
政策红利释放支撑A股持续走牛
值得注意的是,一面是外资投行在看空A股,一面又不断有外资在积极加仓A股。有数据显示,随着A股在1月19号大跌后进入调整期,外资入市步伐加快,尤其是进入2月,首周沪股通买入额度激增到148亿元,比1月末时增加近80%。外资对待A股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呢?桂浩明分析认为,今年是中国经济转型期,多项改革红利陆续释放,这是支撑A股持续走牛的基础。因此,外资才会对A股情有独钟。
桂浩明:海外很多投资界人士,他们感觉到中国资本[0.00%]市场未来还存在巨大的政策红利。虽然有唱空的理论,但是他们还在A股市场出现回调的时候,进入量还比较大。多中国资本市场的还是大有人在,不是所有外资投资者都会受分析机构观点的影响。
外资投行集体唱空是否会影响中国股市?
那么,外资投行的“危机四伏论”是否会影响中国股市呢?李大霄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
李大霄:一分为二的看待市场,对中国经济不悲观。对股票呢,也不完全否定,局部性的机会跟局部性的风险并存。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怕它们的极端言论了。
不过,桂浩明提醒,外国投行唱空A股实际上也是在给股市敲警钟。
桂浩明:应该看到我们市场本身确实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前一阶段也出现了风险控制不够,一些融资融券的规模过大,杠杆放得过长等问题。让资本市场更快更平稳地发展的话,同时还要注重市场的基本面。
节后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
大势猜想:开门红迎3300点?
实现概率:75%
具体理由: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早盘两市双双高开,金融股集体反弹,沪指涨近1%,创业板高开低走,1900点得而复失。截至收盘,沪指报3246.91点,上涨0.76%;深成指报11718.56点,上涨1.06%;创业板报1894.31点,下跌0.12%。两市69只股票涨停,没有个股跌停。巨额的打新资金解冻,节后有望继续回流二级市场。技术上,沪指站上30日线,MACD指标绿柱缩短,反弹延续,突破3250点后有望回补3290点附近缺口。
应对策略:关注深成指,若能站上11750点,将形成突破,届时可积极参与。
主力猜想:期待政策红利外资加速抄底A股?
实现概率:70%
具体理由:2月以来,QFII席位频频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截至上周五,5家QFII大本营席位累计扫货约80亿元A股。在一些外资眼中A股仍是价值洼地,海外资金正多渠道回流A股市场。这从沪股通的使用额度亦可见一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月11日,沪股通累计使用额度达到了1023.85亿元,这意味着,从去年11月17日沪港通启动至今,已有过千亿元海外资金通过沪股通配置了A股。
应对策略:数据低迷进一步提升了央行降息、降准可能,大盘+小盘股综合配置。
热点猜想:新能源汽车?
实现概率:70%
具体理由:科技部16日发布新能源车研发专项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电动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500万辆的保有量提供技术支撑。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刚达到7万辆,这意味着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整车、锂电池、电机、充电桩等细分行业都有望在发展过程中受益。
应对策略:可关注东源电器[10.01% 资金 研报](002074)、比亚迪[9.99% 资金 研报](002594)、沧州明珠[10.00% 资金 研报](002108)等。
近七成年份节后开门红
据报道,在1991年春节以来的24年中,只有8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市场没有“开门红”,其余16年均实现“开门红”,“开门红”占比达66.67%。
“论”:祝愿股民们从股市里抢到更多红包!
QFII斥资80亿买12股
据报道,5家“QFII大本营”2月份以来在大宗交易平台共计买入12只个股,其中买入兴业银行[0.28% 资金 研报]金额最大,为69.64亿元,另外,庞大集团[2.82% 资金 研报]、人福医药[1.61% 资金 研报]、泰格医药[-1.34% 资金 研报]、上海电气[0.10% 资金 研报]等个股买入金额均超5000万元。
“论”:经过一轮回调,QFII又来抄底了。
基金节前预演红包秀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去年“红包大战”的火热场景仿佛还记忆犹新,今年新春佳节前的两个交易日,基金公司也跟随支付宝、微信开始了红包预热。
“论”:真心实意给真金白银,基民都会喜欢。
沪港通资金以北上为主
据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2014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沪港通”资金流动以“北上”为主。截至去年12月底,跨境资金通过该项机制自香港净流入至内地约99亿美元。
“论”:钱往低处流,也往有赚钱效应的地方流。
四大因素左右节后行情
据报道,有四方面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一是,注册制对估值较高的中小盘股可能产生巨大冲击;春节前后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高发期;海外经济数据的变化;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的变化。
“论”:留些仓位留些币,总能有回旋余地。
荣盛发展[3.20% 资金 研报]定增遭市场冷遇
据《理财周报》报道,继2013年定增未果后,荣盛发展于2月7日再次抛出定增申请。此次定增的四个项目均位于京津冀一带,但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此还是选择了用脚投票,2月9日复牌较停牌前下跌5.5%。
“论”:停牌期间地产板块不景气,补跌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