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盘沪深两市指数双双高开,但随后三大股指走势出现分化,沪深指数一路震荡下跌,而创业板早盘则震荡上涨。从盘面上看,高送转、次新股、网络安全涨幅居前;证券暴跌近7%,银行、钢铁、保险等权重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截至收盘,沪指下跌1.98%,深成指下跌2.63%,创业板上涨1.55%。
外围市场方面,由于利好的美国经济数据与美联储不急于加息的立场。道指上涨6.10点,涨幅为0.03%;标普500下跌0.29点,跌幅为0.01%;纳斯达克则上涨8.05点,涨幅为0.17%。欧股指数收跌0.1%,报343.82点,结束六连涨走势。金价周三下跌0.4%,报每盎司1173.5美元。油价周三下跌2.2%,报55.84美元/桶。
从今日的消息面上来看,以下两方面因素将影响A股行情: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决定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分析认为,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我国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中国产品尤其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2.2014年人民币贷款投放即将冲击10万亿元大关;央行未宣布降准,但创新货币工具使用,从“酸辣粉”(SLF)到“麻辣粉”(MLF)煞费苦心;11月扣动降息扳机,推动资本市场迎来快牛;流动性加速涌入金融市场,又让货币政策身处两难境地。分析认为,2015年,经济与物价可能双双下行,稳增长压力不小,货币政策肩负重任。一方面要松紧适度,灵活调整推动实体融资利率下行;另一方面需警惕金融风险,助力经济去杠杆化。外围市场动荡加剧了资本波动对国内流动性的冲击,政策调控需更谨慎。在经济与CPI增速双双下行、M2保持一定增速的目标下,国内流动性有望保持充裕。
分析认为,本周行情出现剧烈波动,周一大盘股集体走强助股指再创年内新高,但周二周三蓝筹股的快速下跌却又令股指陷入快速调整的囧境。短期内市场调整压力较大,但中长线来看,不管是沪港通等新业务模式还是注册制等新的监管思路都已经为未来市场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再加上房地产行业进入衰退周期,大量的资金必然持续流入股市,所以股市向好已经是大势所趋,震荡调整都是短期趋势,中长线看股指面临的发展机遇远远大于风险。
投资机会方面,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三项与光伏建设相关的文件,可积极关注光伏概念股。国内首个全自动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届时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可关注港口航运等板块。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忙于筹备与开业,可关注民营银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