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预约年报披露堪比抢春运火车票
2014年12月24日 10:03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年关将至,老股民们又开始四处打探:谁会是首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任职于某上市公司证券部的杨虹(化名)此时正忙得焦头烂额:“交易所预约年报披露的网站又堵了,这可比抢火票还难啊!”

杨虹在这家公司证券部工作多年,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已是十分娴熟。但即便如此,每逢年末,预约年报披露工作总让会她抓狂。“大家都抢最后一天,一下子网站就堵死了,然后你就等啊等,等到恢复正常了,一天80家的名额早就没了。”杨虹说。

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惯例,上市公司可选择次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的合适时间披露年报,交易所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公布当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表。

A股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股民历来喜欢炒作首家预约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且披露期靠前的公司股票均会遭到炒作。“年报行情”背后的逻辑是中国人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即业绩好的公司喜欢提前公布,业绩不好的公司喜欢“藏着掖着”。然而,事实却不尽然。

“上市公司恰恰相反,都喜欢最后一天才披露。”杨虹解释道,“倒不是因为业绩不好的不敢发,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的嘛,在4月末披露年报也有业绩暴增的公司,最主要还是因为多数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后有诸多安排,靠后发能有充足时间准备。”

“首先,得考虑高管的股份,你得问问高管们的增减持意愿。”杨虹说。根据规定,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内,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以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有买卖公司股票等行为。因为4月份同时又是一季报披露期,如果能把两个定期报告安排在差不多同一时间的话,高管们就可以少一个增减持窗口期。

“再则,有时候上市公司有重组之类的动作,也要错开窗口期。”杨虹解释,如果上市公司要策划重大事项,会倾向于拉开当年年报的披露时间与当年三季报或者次年一季报的披露时间之间的间隔,留足时间来策划重大事项。

“比如收购或者置换资产之类的,评估基准日一般要选择与上市公司会计季度、会计年度截止日相同的一天。如果这一时间再披露定期报告,往往要重新修订前期已经做好的财务工作,就很麻烦。”杨虹数着手指盘算着,“如果能把年报和次年一季报都推到最后一天,那么从10月份披露三季报到次年4月份就足足有半年时间做准备。”

“有时候证监会、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会出台新规定,比如新增风险提示之类,或简化一些细节,等等。一旦有格式出现变动,往往要更新年报内容,重新做一份,所以靠后披露年报,有充足时间做修改,确保万无一失。”杨虹认为,有些公司虽然早早发了年报,但如果出现格式不符或者错漏的,要重新发一份修改过的年报,工作量反而更大,而且对投资者也不负责任。

“毕竟,年报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年终总结,不能不慎。”杨虹说。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