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上月关于成交的预言成为现实,10月假期火爆的成交掉足了投资者的胃口,下一步就是开始关注销售在未来2个月的可持续性了。有一点可以肯定,成交是渐进变好的,所以股票也是渐进走强。去年下半年强调的房地产增发的机遇,在过去这一段时间表现得更加明显。记得去年年底有多少质疑、嘲讽,现在回头来看,那些公司用强大的涨幅回击了市场的错误定价。持续跟踪,关注变化,这恐怕才是周期性行业基本面研究的意义。
成交“金九”未现,四季度回暖可期:本月一线四大城市成交量环比回落6.24%,同比大幅下降36.83%。从销售节奏来看,9月前期成交相对低迷,主要原因是开发商推盘力度不足,后期新盘入市数量增加,市场成交量随之逐步回暖。库存方面,一线城市库存量环比上升幅度均较大,其中深圳可售面积环比增幅达到26.05%,广州达到11.74%。进入9月,受供给量增加以及价格出现实质性调整的影响,部分二线城市出现明显反弹,但也有部分城市则低迷依旧。我们跟踪的12个二线城市成交环比上升8.7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7%,降幅继续收窄。9月30日央行发布房贷新政,对改善性需求释放形成较大利好,而按揭利率的实质性下降仍需更多政策支持。
土地市场依旧低迷:9月份主要重点城市推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15个重点城市土地供应建筑面积2556万平米,环比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去年月均供应水平。成交方面,15个重点城市土地成交建面环比微降2%,同比降幅达到55%,其中一线城市则环比增加34%,市场有所回暖,但与去年相比也下降了54%。前三季度土地市场逐渐趋冷,土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与去年相比均大幅下降,各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也处于低位,很多城市均出现了流拍现象。虽然地方政府针对市场现状放慢了供地节奏,但在价格上却并未做出实质性的调整,这也是前期龙头房企谨慎拿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土地市场的回暖主要取决于楼市成交量的恢复。
每月组合配置:本月调整权重,品种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