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证券 周旭 温丽君
长假过后,随着改革预期边际效用递减,加之外盘震荡幅度加剧,沪指面临2400点整数关口压力等多重因素困扰之下,市场的反弹节奏明显放缓,总体呈现高位宽幅震荡格局,市场风格也出现一定的变化。随着稳增长举措的持续出台,地产、钢铁等品种走势强势;与改革密切相关的信息安全、国防军工等也继续走势抢眼;而美股映射下科技股走势不佳;国庆长假消费数据低于预期下,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品种也接连下挫。鉴于沪港通等预期临近兑现,在近期稳增长举措不断发力的背景下,仍需警惕四中全会的“分水岭”效应,虽然会前市场仍有惯性冲高可能,但会后,一旦改革预期缺乏重大事件性利好的牵引,以及预期自身的自衰减效应和其它因素对其的对冲效应,调整或如期而至。建议投资者总体收缩战线,纯主题改革注意逢高兑现,而确定性成长则仍值得继续坚守。
利好预期不断兑现 后市或引发调整
近期随着一系列稳增长举措的进一步发力,市场的焦点再度回归经济基本面,以进一步审视目前经济所处的运行状况。9·30房产新政、国务院六大定向举措、央行年内第三次下调回购利率,接踵而至的政策组合拳,虽未改“微刺激”本色,但已实质性介入最为关键的地产投资之上。此外,虽然全面降息降准短期仍难以实现,但央行已持续通过初步架构的利率走廊体系持续引导利率下行。一系列举措无一不在表明,短期经济数据依然相对疲软,要达到年内经济增长目标,政策仍需持续发力。因此,当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之后,若后续公布的经济数据仍不及市场预期,则较差的基本面对于市场的影响将有所加大。
而另一方面,在四中全会之前,对于改革的憧憬虽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强化,进而助推股指惯性走高,也使得市场对于存在改革预期的相关领域进一步表现活跃,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利多逐渐兑现,市场对于改革的预期将重新归于理性,并重新认识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排除某些领域改革低于预期而引发市场失望情绪,进而有可能引发一轮像样的调整,尤其是短期获利丰[0.11%]厚的纯主题概念个股将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相关的佐证指标是,节前短期市场的做多热情已处于迸发状态,9月底客户结算资金余额一度高达1.14万亿元,相比6000亿元的常态几近翻番,且是2012年来首次突破1万亿元;更为活跃的融资融券的资金也在快速攀升,融资融券余额已然突破6400亿元,这些都意味着增量资金正在跑步进场。但不得不警惕的是,由于股市的上涨来源于市场预期的变化,当预期打得过满过后,若最终结果符合预期甚至于不符合预期,都可能引发利多预期兑现之后的调整,这也正在成为短期市场的最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