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数据跟踪。截至14年8月,医药制造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4401亿、1375亿,同比增长分别为13.6%、12.8%(利润总额增速较7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医药制造业的累计主营业务成本为10365亿,同比增长14.7%。从5月份以来,由于GMP 认证停产影响逐渐消除,医药制造业收入状况逐渐改善。但由于大部分GMP 新建项目已经开始折旧,以及销售费用增加,导致行业利润总额增速仍滞后于收入增速。如果从单月份数据来看,医药制造业8月收入同比增长13.7%(较7月单月增速上升2个百分点),行业收入回升迹象明显。在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速连续两月下降,这也表现出医药制造业盈利逐渐稳定回升。
最新医药政策。1)卫计委发文要求地方基药增补“刹车”。对新版基药目录不鼓励进行新的增补,基层可从医保(新农合)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2)卫计委力推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规划;3)安徽省新一轮药品招标重启。规定除低价药、定点生产品种外,其余进入报价流程;4)浙江省新一轮基药招标打响。“扶低抑高”已成为贯穿该轮基药招标的关键词,中药注射剂的降价压力依旧巨大;5)福建药品招标省级未动地市先行。漳州市开始遴选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放权地市“带量采购”逐步显现;6)广东省拟探索药品支付价格改革试点。强化药品成本和出厂价格审核,建立药品分类定价机制,探索实行药品支付价格改革试点。
10月份医药观点。1)随着各省招标稳步推进、新版GMP 认证基本完毕对销售的影响逐步减弱,医药工业数据逐渐向好。从8月份数据来看,医药行业收入趋于稳定已是事实,全年有望恢复到15%左右;2)估值切换行情将继续,9月份资金陆续建仓15年估值较低的白马股。且市场对本月“沪港通”开启期望较高,具有独家品种的中药龙头企业值得关注;3)10月份为三季报集中披露期,从已进行业绩预披露的上市医药公司情况来看,只有10家出现亏损,行业表现好于整个市场。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4)9月份各省招标已有加快迹象,福建、浙江、安徽三个省份在招标上有新进展。总的来说质优企业凭借其比外资企业较低的价格优势、以及与国内其他企业具有质量优势取胜。我们认为随着后期招标的继续,国产仿制药品替代进口药物将是长期逻辑;5)国企改革概念仍将持续,目前上海、山东等地已经出台了相关方案,重庆也在积极筹备,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大方向。目前市场上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经营的期望较高。
10月份投资策略及其组合。从行业层面来看,医药工业数据回升仍是主要刺激因素。对于个股来说,则穿插着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估值切换、招标加快、国企改革等多个概念,这都将对整个医药行业指数的持续上涨提供动力。首先建议关注国企改革的太极集团;其次建议关注估值切换概念个股,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益佰制药等;最后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拐点明显,且招标对其业绩影响较大的个股,如莱美药业。另外建议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