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测试即将进入尾声。随着包括税收等一系列问题有望近期得到最终解决,投资者对于沪港通的启动愈发关注。早在今年二季度,QFII等外资机构就已经全面加速布局A股。在国际投行看来,沪港通将给A股带来规模庞大的增量资金,并将彻底改变A股的估值结构。
冲刺
沪港通测试进入最后阶段
距离沪港通正式推出仅剩月余。本周六,沪港通的全网测试将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的测试,内容包括性能及切换测试,这将考验沪港通技术系统的压力、容量和稳定性,测试将模拟系统故障后,由主数据中心切换至后备数据中心的紧急运作程序,简而言之,是一次“危机应变演习”。
北京一位券商业人士表示,沪港通沪市现场验收工作已经启动。监管层和交易所正分赴各大券商,就沪港通业务的系统、制度等进行现场验收,现场验收合格才有可能成为首批试点券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10月13号正式推出应当没有什么问题。”他预计。
稍早之前的8月30日到31日,沪港通进行“全网测试”中的功能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沪港通的交易申报、成交返回、行情 、过户等相应的登记结算业务。据悉,该场测试基本顺畅,仅存在个别问题。在港股通方面,共有94家会员参与测试,市场份额占比约七成的34家会员参与了所有时段、所有类型的订单申报、成交及撤单测试。8月28日、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证券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沪港通业务培训班,据参会券商透露,有关沪港通市场制度框架的内容变化不大,短期来看,沪港通不会改变两地市场的交易制度,总额度和每日额度将根据试点情况进行调整。
抄底
QFII提前布局蓝筹股
种种迹象显示,在沪港通的助推之下,海外资金正在全面加速布局A股。早在今年二季度,QFII资金就大举增持了A股蓝筹股,又一次成功实现“抄底”A股。
来自外汇局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24日至29日,外汇局新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210亿元,其中有9家机构首次获批。目前RQFII已批准额度达2786亿元,而8月,外汇局还向9家机构新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共计18.5亿美元,QFII累计批准额度也已达596.74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RQFII项目目前试点范围已经从香港扩大到新加坡、英国 、法国 、韩国和德国 ,获批额度累计达到人民币6400亿元,其中香港RQFII额度居首,达到人民币2700亿元额度。不过,在沪港通的催化之下,这一额度已经临近告罄。有消息称,中国外汇监管机构已向国务院申请更多额度。
预判
A股开放引资金“活水”
随着沪港通的日益临近,唱多A股的声音也愈发强烈。在业内人士看来,沪港通将给A股市场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将引发A股估值结构和投资风格的剧变。
除了资金“活水”之外,A股长期以来“重成长、轻价值、重小盘、轻蓝筹”的投资风格也将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根据瑞银的测算,境外资金持仓市值可能会增加到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近10%,具有明显价格影响力。若海外资本集中于部分大盘蓝筹股,那么这种价格影响力将表现为某种定价权。汇丰则预计,未来3至5年通过沪港通及目前QFII及RQFII,外资机构投资者在A股持股量将上升5至8个百分点。长远而言,相信两地投资模式将会趋同。
“以前国内公募基金习惯于在成长股上抱团取暖,绩优蓝筹股得不到重视,沪港通开启之后,外资话语权将加大,将会引领投资者投资风格的变化。”李大霄表示。WIND统计数据显示,同QFII操作方向截然相反的是,201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继续加仓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板块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仅有26.3%,而主动偏股型基金对两板的配置比例却接近46%。各大类行业中,基金加仓最多的是TMT,加仓4.9%再创历史新高,而周期品、消费和中游制造等行业出现一定程度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