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会召开在即,A股的两会行情也进入炒作期。从历史经验看,在“两会”期间乃至整个3月,持股待涨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从最近20年以来两会的涨跌幅来看,在两会结束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次数达15次,下跌次数5次,上涨概率是75%。不过在“两会”期间,尤其是近10年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收益,大盘的涨跌幅正负各半。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上海某中小型券商分析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缘于市场对“两会”期间可能出台政策利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对大盘走势产生积极作用。不过对于两会热点板块的阶段收益还是值得关注。
一带一路:长期热点
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中相当长期的战略,也是长期的投资主题。在年初至今的地方两会期间,“一带一路”成为了热点。国泰君安发布的工程建设行业研报指出,“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两会前后有望迎来落实阶段,后续关注政策规划和金融支持的落实。建议重视战略意义,多维度精选优质企业:鉴于海外市场增量规模有限且项目风险较高,具备竞争优势和长期经营历史的企业更能分享更多海外市场。
国企改革:落地之年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热点的国企改革话题贯穿了过去一年的经济热点。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为中国2015年结构性经济改革的焦点,有望在两会后逐步落实,国企改革门槛料将进一步放宽,竞争性领域所有制资本参与的股权比例限制也将进一步放宽。
中信证券认为,各地方政府两会中,大部分省份强调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改革来激发经济增长潜力。2015年是国企改革落地之年,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基本明确,措施变得明朗和具体。
金融改革:热点议题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央行再次降息,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又一次稳步推进的重要举措。方正证券认为,两会临近,注册制、证券法修案等政策利好预期成为板块催化剂:包括注册制、证券法修改等行业利好政策极有可能在将要召开的两会上成为热点议题,这将成为板块短期走势的又一个重要催化。
自贸区:遍地开花
热闹了许久的自贸区概念将在更大范围推开,去年底国家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现在自贸区概念是遍地开花,更多省份都在提出相关的方案,热度不减。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自贸区作为一项国家级发展战略,或将协同“一带一路”,成为我国下一个经济10年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另外,在全球进入新一轮贸易开放期大环境下,自贸区战略高度和发展广度将超市场预期。
环境治理:迎来黄金发展期在地方“两会”上,众多省市纷纷下调了2015年GDP增长目标,并将节能减排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这充分显示了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而近日柴静的纪录片无疑又点了一把关注环保的火。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今年两会期间,除了雾霾,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治理也将受到关注。“水十条”落地在即,污水处理后排水提标在即,脱硫不达标机组进入改造高峰期以及土壤修复标准正在拟定等因素,都从不同方面构成市场投资机遇。
采写:南都记者孙铭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