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辽宁舰首任机电长楼富强在工作中。韩峰摄
几十层甲板,几十个分区,几千个舱室……楼富强带着官兵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如此巨大的舰船,走上一遍就相当于爬过百余层楼,要差不多3个小时,更别说还要仔细检查每一处设施。航母看似庞大,可内部空间并不宽敞,稍不留意就会被管道和门框碰到。跟着他们,科技日报记者紧赶慢赶,累出满头大汗,半个多小时过去,才走过两个分区。这样的工作,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楼富强,海军辽宁舰首任机电长。参与航母接舰任务以来,他带领官兵,为确保航母续建工程“舰能动”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被授予“航母工程建设重大贡献奖”,荣立个人一等功。
“整个航母试验期间,楼富强带领的机电部门所负责的动力系统没有拖过一次后腿。”一位海军领导如是说。
练就驾驭“大国利器”本领
70后大校军官,一米八多的魁梧身材,浓眉大眼,好一位英姿勃发的军人!然而,比起当年,他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官兵们都说这是为了航母事业累的。
那一年,航母工程建设启动之初,有着丰富机电经验,担任机电长多年的楼富强被上级看中,希望他能担起航母机电系统的重任。
机电部门守护舰艇的动力系统,堪称舰艇心脏的“守护神”。但大家却经常调侃,机电兵就是“烧锅炉”的。因为机电兵苦,工作环境高温、高湿、高噪音,很多人离开舰艇后就再不愿回去。家人和朋友都劝他要慎重考虑,可他却义无反顾。
在他心里,能够成为中国航母首任机电长,不仅责任重大,而且也代表着无上荣光!
第一次登上正在建造中的航母,楼富强心中激动万分。可眼前的景象却给他泼了盆冷水——这艘当时还叫“瓦良格”的航母几乎是个“空架子”,很多装备都没有或者只完成一半,整个航母就是一个大工地。那些日子里,他带着官兵一个舱室一个舱室的走,一个设备一个设备的检查,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向工程技术人员拜师。几天下来,他们的安全帽被磕出一个个坑,作训服被各种管道和装备蹭得油亮。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绘制了1000余份系统图纸,给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关键部位非常复杂,为了准确绘制其细节,楼富强硬是带着官兵将这张两平方米大小的图纸画了200多遍。
同时,楼富强带领官兵梳理出动力、电力和船舶保障系统3套规程,共百余万字,填补了航母机电装备管理使用空白;自主设计了动力系统模拟指挥控制面板,提出了动力监控系统优化、机电长指挥部位功能扩展等方案;带领官兵提出装备改进建议近两千余项,其中千余项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