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范长龙:在知耻奋进中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
2014年10月6日 10:03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范长龙:始终有一种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备战状态

在知耻奋进中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

——写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

核心要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甲午战争是这部教科书的极为沉重的一页。回顾反思这段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知耻奋进,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要从走过的路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回望甲午是为走出甲午,反思败仗是为能打胜仗。研究甲午战争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联系正在做的事情,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研究。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是持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就要挑起这副重担,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投身强军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甲午战争是这部教科书极为沉重的一页。回顾反思这段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知耻奋进,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甲午战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要从走过的路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甲午战争是民族之痛、国家之殇、军队之辱,给中国人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创伤和深远影响。习近平主席每每谈及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特别是甲午战争,都“痛彻肺腑”,有“剜心之痛”,强调要勿忘国耻,牢记血的教训,强化民族记忆,用这段历史警示国人、教育官兵。应当讲,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和反思,一百多年来从未停止过,今年又掀起了一个新热潮,取得了丰硕成果。怎样认识甲午战争,如何研究甲午战争、镜鉴甲午战争,是新形势下兴国强军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根本着眼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入研究这场战争,客观辩证分析历史教训,认识把握民族兴衰、国家存亡、战争胜负的历史规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历史借鉴。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研究甲午战争,要尊重历史、走进历史,搞清晚清的时代条件,搞清战争的来龙去脉,搞清重点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情况,展现历史本来面目,不能把战败的原因单纯归咎于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不能把部分清军官兵投降逃跑当作主流,不能简单地评价谁是英雄谁是罪人。今天研究甲午战争,要上溯到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乃至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去审视,认清腐败和落后必然被动挨打、丧权辱国;联系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改革史,认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在历史长河的比较鉴别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甲午战争历时近9个月,战争的成因和演变很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研究甲午战争,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综合分析,系统思考,得出更接近史实的结论。我们既要研究晚清的洋务运动,又要研究日本的明治维新;既要研究重点战役,又要研究战争全局;既要研究海战,又要研究陆战;既要研究战败的直接后果,又要研究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远影响。毛泽东同志说过,日本侵略中国是一件坏事,但它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历史是一支清醒剂,现在甲午战败这耻辱的一页翻过去了,但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年,人们对甲午战败从各个角度进行过深入探讨总结,我认为除了帝国主义侵略这个外部因素外,当时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两条,一是腐败,二是落后,而且腐败、落后都是全方位的。腐败必然涣散,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从甲午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得出的重要结论。甲午战败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屈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打败内外敌人,洗刷民族耻辱,夺取革命胜利,取得了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与120年前相比,从来没有如此扬眉吐气,如此令世人瞩目。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战略定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始终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望甲午是为走出甲午,反思败仗是为能打胜仗。研究甲午战争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联系正在做的事情,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研究。要把研究甲午战争与推进我军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结合起来,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拿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能够把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变成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宝贵财富,那就是对甲午战争最好的纪念。

二、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肩负起强军历史责任

中国有句老话,叫忍痛容易忍痒难,忍穷容易忍辱难。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上作战一败涂地,军事上的失败直接导致丧权辱国的严重后果,使中华民族沦落到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悲惨境地,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上留下了屈辱悲愤的记忆。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竞争起托底作用的是军事实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就不能独立,安全就没有支撑,发展就没有保障,人民也会遭殃。这个道理,就是毛主席讲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习主席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顺应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彰显了党中央、习主席建设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意志和使命担当。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世界上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大国,也是同周边多国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大国,我们要高度关注哪些因素可能把我国拖入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哪些因素可能打断我国发展进程。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军队必须上得去、打得赢,这是军队同志的第一责任。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