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坚,男,44岁,中共党员,中航工业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锻压技术的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几年来,他申请专利53项,已获得授权31件(其中发明26件),“高温合金矩形环轧件热胀形成形为异形环件的方法”(ZL201110377020.7)已获得了美国专利受理。
魏志坚带领着创新团队使锻造技术正从“抡大锤”的传统时代走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柔性化的文明时代。
大重型盘形锻件是制造重型燃气轮机所需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生产难度也非常大。魏志坚带领项目团队提出了采用辗轧成形的方法自行研制生产大重型盘形锻件,发明了盘形锻件的轧制成形方法;首次提出并运用复合加载轧制原理,对辗环机进行了轧盘装置系统改造,首次提出并运用金属塑性连续线成形技术原理辗轧大重型盘形锻件,自主研发控制软件实现了盘形锻件的轴向径向异成形、多参数同步匹配轧制工艺及近净成形,替代了传统巨型万吨级水压机锻造成形技术,节省了模具制造的巨额费用并缩短了生产周期,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在大型装备盘类锻件的生产瓶颈难题;研制生产出了外径达Φ1968mm,重量达4.7吨的大重型盘形锻件,实现了锻造技术从轧环向轧盘的重大技术进步,锻造技术因此首次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该项目共获得专利19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并获得了贵州省专利金奖、中航工业技术发明二等奖和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为我国自行研制生产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型装备做好了技术储备。
近等温锻造技术是安大在国内外等温锻造技术基础上研发的一项核心技术,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重要零部件的生产。魏志坚带领项目团队发明了近等温锻造方法专利,首次研发出了大气状态下的近等温锻造成形技术,突破了难变形材料从真空状态向大气状态转变的近等温锻造成形的重大技术难题,研制生产出了高温合金涡轮盘、直升机大型钛合金桨毂、钛合金整体盘轴锻件等成形难度和组织性能要求较高的锻件,开创了该制造领域的历史先河。该项目技术已获得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并获得了贵州省专利金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成功实现了外围专利突围。安大的等温锻产品年销售收入已达8000万元,成为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件辗轧技术是涉及多个工业领域的通用性、基础性的材料成形技术。针对我国各行业对高性能精密环件的大量需求,为攻克环件精密辗轧关键技术,魏志坚同志带领项目团队通过刻苦攻关发明了异形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突破了异形环件坯料设计与制备、环件辗轧参数控制技术、难变形材料辗轧特性测试与表征技术、环件辗轧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材料利用率≥21%,尺寸精度达到环件外径的3‰,显微组织级差≤1级的异型截面精密环件。该项目技术已获得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并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精密环件余量和公差机械行业标准,编制了配套完整的环件精确辗轧技术文件,形成了年产500吨各类精密环件的生产能力,使我国环件辗轧技术与国外相比跨越了20年的差距,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应用到航空、航天、船舶、兵器、能源、石化、轴承、工程机械等工业领域500余项环件研制生产中,累积创造产值3.96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