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悉,证监会将放宽房企再融资,具体举措指向国土部预计将不再审核房企再融资。如果消息确切,实际上意味着众多房企的再融资需求有望得到释放。
直到现在,包括国务院和证监会两大部门都曾发文明确对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非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涉及住宅房地产开发业务或重大资产重组置入住宅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对其是否存在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形进行审核时,将在公司自查、中介机构核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意见来进行认定。
证监会在去年9月份下发的《关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涉及房地产业务提交相关报告的函》中,要求提交的专项核查报告范围主要包括涉及用地专项核查和商品房开发专项核查两类,范围确定为在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期间,相关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涉房的土地和住宅开发等业务。
其中,在涉及商品房开发专项核查的部分,主要指相关企业在报告期内是否存在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专项自查报告、保荐机构或独立财务顾问、律师出具的专项核查意见等。对于需住建部进一步检查认定的,证监会将在受理公司行政许可后,将公司专项自查报告和中介机构专项核查意见转交住建部。
在涉及用地专项核查的部分中,涉房企业应按照国土部要求提供的企业土地综合信息,出具是否涉及闲置用地和炒地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自查报告以及保荐机构或独立财务顾问、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证监会将在受理公司行政许可后,将公司专项自查报告和中介机构专项核查意见转交国土部。
在今年3月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还透露,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停发行上市、再融资和重组,并且证监会已经与住建部、国土部建立了协商机制,证监会在审核房地产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根据要求提供的相关文件时,会依据国土部等部门意见认定,“目前依然按照程序审查,没有发生变化。”
对于现在很多有再融资需求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国土部对企业过往闲置土地等违规问题的核查,已经成为其通过证监会审核翻不过的“一座大山”。
就在今年4月底,地产龙头企业招商地产一笔总规模高达65亿元的融资方案宣告流产,除了因为当时招商地产的股价与发行价倒挂外,相关分析认为招商地产的土地闲置问题也是导致融资方案流产的重要因素。
比如,招商地产在海南的一个项目土地闲置面积超过2000亩,闲置时间超过两年,并被海南国土部门稽查通报。
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招商地产方面在提及65亿元的定增方案时,也透露国土部门当时正在对招商地产100多个项目进行土地核查。
如果国土部能够在房企进行再融资的土地审核中退出,无疑对这些房地产企业而言都会是巨大利好。对此,东兴证券分析师认为,国土部将不再审核房地产公司再融资的消息可能不太确切,但是目前万科和招商地产等大公司在发行中票融资方面均在逐步推进,招商地产80亿元的可转债也获得了国资委批复,未来不排除在政策上会进一步向大公司审核,使他们获得和中小型地产公司相同的融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