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的取消并没有对市民造成任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出现预期的井喷,市场观望情绪依旧。”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国内最早“取消限购”的城市,呼和浩特在二线城市中有着典型意义。近期该市房地产市场虽然有所回暖,但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均价仍然呈现环比下滑的趋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呼和浩特多个新建住宅项目后获悉,虽然看房人有所增加,成交量略有回升,但与市场高点时期的成交价相比,部分项目房价下降幅度超过20%,甚至出现月度成交均价直降2000元/平方米的现象。
不仅如此,多位呼和浩特房地产人士均表示,目前呼和浩特的房市各大楼盘仍旧少人问津,销量数据也没有迅速上扬,取消限购的利好,并没有带来实质的刺激。
呼和浩特楼市依然处于寒冬之中。
销售惨淡 多家房企经理离职
9月15日下午,呼和浩特阴雨,本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东路。粗略估计,20分钟的步行路程中,至少有5个新建住宅项目,其中单栋建筑均达到20层以上。此外,多个项目都是建筑面积体量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社区,但周边很难找到超市,更难看到居民。
“我们项目马上就要开盘,均价4980万元/平方米起。”位于海拉尔东路,火车东站附近的中交上东国际项目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令人关注的是,据此前周边项目销售均价是6000~7000元/平方米,这意味该楼盘单价直降了1000~2000元/平方米不等。
这正是呼和浩特房地产“跳水”的一个缩影。搜狐焦点呼和浩特数据显示,2014年9月前两周,该市商业房成交均价为5556.35元/平方米。而去年12月房地产高峰时,这一均价一度高达6983元。
“发传单的今年特别火,特别赚钱。”呼和浩特资深房地产媒体人顾爽告诉记者,由于楼盘难卖,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商在降价促销的同时,也千方百计变换营销手法,“开发商都比较着急,不可能单纯降价策略,所以今年的营销方式就特别多,如全民营销、零首付、一万抵三万等等纷纷出笼,特别是下社区、街道做宣传。”
作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限购的城市,完全是楼市销售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