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股票房产军事汽车历史时尚娱乐科技
文汇传媒 > 历史 > 世界史 > 正文
欧洲远航水手这样打发时间:鲸骨做成“瓶中船”
2015年1月25日 15:33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核心提示:“瓶中船”,顾名思义是在瓶子里制作的微型船模,起源自欧洲的远航水手间。“瓶中船”的雏形大多选材自鲸鱼和海象等海生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结合船上的空调料瓶,配以少量绳子和丝线,在水手们手中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瓶中船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徐维欣,原题为:《32件“瓶中船”在上海展出起源自欧洲远航水手》

日前,国内首家机场博物馆--上海浦东机场博物馆展出了32件“瓶中船”,供旅客免费参观。据悉,这些“瓶中船”都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藏品。该展将持续至6月25日。

展览设在2号航站楼“国际/地区出发候机大厅”,展品除了32件“瓶中船”外,还有4条中小型船模。其中,既包括传统的中式木帆船,也包括自古埃及时期起的西洋木帆船。

“瓶中船”,顾名思义是在瓶子里制作的微型船模,起源自欧洲的远航水手间。“瓶中船”的雏形大多选材自鲸鱼和海象等海生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结合船上的空调料瓶,配以少量绳子和丝线,在水手们手中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和其他航海工艺品一样,“瓶中船”一开始只是水手们为了打发长年累月的孤独而练就的手艺,渐渐地,水手们赋予它们更多的情感寄托,创作题材越来越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航海艺术品门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早期的“瓶中船”所剩无几,只是随着船舶驾驶技术的进步,水手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瓶中船”制作技艺才又重新得以发展,并聚集起大量爱好者。

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副处长施彤认为,让博物馆走进机场是一次积极的探索。浦东机场博物馆自2014年6月开馆,已成为浦东机场的文化地标。

正在现场参观的旅客朱先生由于工作关系,一直在做“空中飞人”,他说没想到在机场可以与艺术品来个亲密接触,既打发了候机时间,又开拓了视野。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