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湘西王”缘何决心起义 贺龙许诺推荐政协委员
2014年12月24日 16:27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解说:在湘西国民党虽然只留下宋希濂的第122军,但是却还有一众土匪为其助力,为了确保顺利进军并解放大西南,解决湘西土匪成了首要问题。

易忠(历史学家):对不同土匪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以利于进行争取瓦解工作。

邓立峰(历史学家):所以咱们来说这个剿匪来说,不是有一个政策就是说擒贼先擒王。

解说:如果能够争取“湘西王”陈渠珍投诚起义的话,那湘西问题就简单了。

李佑军: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就派了一名熟悉湘西情况的民主人士,也是陈渠珍的老友世交,叫陈裕新,派这个人来到47军,协助47军政治部开展争取工作。陈裕新就主动提出来他说由他来给陈渠珍写一封信,写好以后啊就交由沅陵的两位民主人士叫李振基,朱寿观由他们两个送到凤凰,亲手交给陈渠珍。

解说:信中规劝陈渠珍顺应潮流把握大局,归向人民,以济湘西万众之福,陈渠珍接信后只说可以考虑和平解放事宜,但态度并不明确。

李佑军:10月初啊起义以后成立的湖南省临时人民政府,派出了两位民主人士,一个叫王尚质,一个叫戴季韬,这两个人也是陈渠珍的旧部,派他们俩前往湘西找陈渠珍面谈,开始在谈到解放军大军进驻湘西,这个情况的时候陈渠珍还不以为然,他说共产党来势太凶,我看不过两年就会垮台,当时问到他的打算,他说我准备带特务大队这个去苗寨,他们和我关系不错,准备储备个三五年的粮草,固守天险,看看风云变化再说,再动。

梅毅:陈渠珍当时心里也是装着一本老黄历,民初以来,湖南军阀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是哪一个都是来势汹汹,结果也都是黯然收场,但是他自己想自己我不一样,我只要能抱住老本,蜇伏下来,总会有云散日出那一天。

解说:让“湘西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10月13日开始,仅仅3天时间解放军二野第47军就攻下了易守难攻的张家界,国民党122军军长张少勋在指挥所里被俘,宋希濂败走四川,湘西北的大门就此大开,虽然陈渠珍心里着急,但也没乱了方寸,正规军没有了,不是还有一众巨匪嘛。

李佑军:总数不下,不下于10万,我粗算了一下,1949年9月初,打出国民党旗帜的土匪武装就有8万之多,其中啊以陈志贤为军长的暂编第一军下辖5个暂编师有3万8千人,以张忠宁为军长的暂编第二军下辖有4个暂编师有近万人,以田植为军长的暂编第三军下辖3个暂编师,有1万7千多人。

江永红:当时啊为了尽快打通进攻,进军西南的这个通道,西南通道刘伯承就找到四十七军的首长,就跟他们讲,就湘西啊是块“盲肠”,是一根“盲肠”,是挡住,挡住进军西南的道路,你们得给我把这块“盲肠”切掉,切掉,切掉就是让二野从这个地方过去,要尽快把它切掉的话呢打,光靠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十万土匪,你到那儿打什么时候才能打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应该通过文,文的就是招降的办法,起义的办法,这起义的办法光靠四十七军谈是不行的,所以毛泽东棋高一招啊。

解说:1949年10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成立,程潜与陈明仁两位湖南省代表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典礼。

陈晓楠:对于湘西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高层领导人都是非常清楚的,解放军第13兵团结束宜沙战役之后,即派主力部队快速出击湘西,解放了常德、沅陵等地,扼制了湘西的咽喉,短暂休整之后挥师南进,相继解放了辰溪、芷江、黔阳、会同等12座县城,歼敌18000余人,为日后剿灭湘西土匪奠定了基础,当然军事清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政治瓦解镇压和宽大相结合,这一直是中共剿匪的一条重要的政策。

解说:开国大典4天后10月5日秋高气爽,毛泽东特地把来参加典礼的程潜、陈明仁等人请到一起,几个湖南老乡一边品茗抽烟,一边轻松聊天,气氛十分融洽,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陈明仁起义部队的整编问题上。

李佑军:参加长沙起义的程潜、陈明仁部队一共也12万多人,其中就有三分之一叛逃了,包括第一兵团的4个副司令,3个军长和大部分副军长,4个整编师还加一个整编团。

江永红:这个部队已经跑掉了,就是差不多了,最多只能编一个军了,他还提出来我要保留我的兵团,还要两个军。

解说:关于补充人员保留军团完整编制这件事,陈明仁在来北京与毛泽东交谈之前,就曾在湖南向林彪请示过,林彪也同意了,陈明仁与林彪的关系有点微妙,林彪打四平时陈明仁就留下了所谓的“撒豆成兵”的故事,将黄豆洒在铁路桥和道路上,让林彪手下的士兵一步三滑,没法冲锋,最后硬是没啃下四平来,只得撤走。

梅毅:陈明仁一直以此事为豪,偏偏现在成了林彪的部下,多少有些尴尬,实际上林彪心里还是感谢着陈明仁的,感谢陈明仁在湖南起义。

解说:如今在北京陈明仁提出求情后,毛泽东毫不犹豫的点头了,几乎不假思索地就说好,主席对陈明仁如此,对程潜的礼遇更是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

江永红:程潜好到就是说关于湖南起义,湖南是和平解放的起义,基本上都按程潜提出的要求毛泽东答应了,并且一步一步怎么谈判的,都按他的来。

解说: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记录了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在中南海为人划船的景象,而坐在船中央的那个人就是程潜。

江永红:当时给他的待遇呀是最高的,毛主席特批一个月给他五万斤小米,当时这个我们干部的工资是按,没有工资,供给是按小米算的,你像毛泽东他们都没有多少,他五万斤,那就超过毛泽东,几百倍,都是按小米算的,说他这个客人多,对他就是特别特殊的照顾就他一个人。

梅毅:程潜来北京之前毛泽东当时就命令铁道部,沿途一定要特殊照顾和保护不可疏忽,并问准了他到京来的时间,因此程潜到达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带着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一百多个中共的高级领导干部,亲自到车站迎接。

解说:按照毛泽东的办事风格,一向只管大事不管小事,但接待程潜这件事情却细致入微,亲自过问,简直有点让人觉得反常。

江永红:这做给谁看的呢?这就是给湘西那很多人看,国民党没有投降的还有的人看,你看过来以后我们共产党说话算话吧。

解说:在这次交谈中程潜、陈明仁他们提出的请求毛泽东完完全全地满足了他们,却没有向他们要什么,也没有说到湘西剿匪,但大家都是明白人,回到湖南以后,程潜就一直托人劝说陈渠珍投向共产党,不过“湘西王”还是心存疑惑,程潜是起义将领,二人的身份还是有差别的。

江永红:他还在杵着看,看究竟怎么样,对这程潜好,对我陈渠珍过去能不能够行,他还是打着老算盘,但是这个对他刺激很大,北京一席谈,北京的这个毛主席的这个举动对他是刺激很大的,这是刺激,还有一个呢非常重要的一点他叹着气说,也不知道你们共产党是不是都像贺龙那样讲信用,四十七军就把这个事报了,贺龙知道了,贺龙跟他这个是老关系了,他就相信,他是不相信共产党,但相信贺龙。

解说:陈渠珍相信贺龙,恐怕也是因为在共产党里他只与贺龙有过交情,毕竟两人曾在一起共事过,而且湘西闹革命的时候陈渠珍对贺龙也是“手下留情”。

江永红:湘西闹革命的时候他也是跟他,跟贺龙一个是国民党,一个是共产党,他呢国民党要来剿贺的时候,他是真真假假,有真剿有假剿,他就说你把贺龙剿完,把贺龙剿完以后那国民党正规军就来了,就跑到我湘西来了,跑到湘西来我们就搞不成了,我的土皇帝就当不成了,所以就说“养寇自重”,他和贺龙又剿又不完全剿,贺龙给他一个外号叫“玻璃猴子”,就是这个猴子不是很精吗,乱跳的,还是玻璃的很滑,是“玻璃猴子”,贺龙给他一个外号,贺龙这个时候就知道了就说你们告诉他,如果他诚心跟共产党起义,把别的,并且带动他的部队不要阻拦我们西南进军,我可以推荐他当全国政协的特邀委员,特邀委员,并且保证他的生命安全,这些问题都没有。

解说:陈渠珍心里的石头落地了,1949年11月7日,在凤凰城举行和平起义大会,正式宣告凤凰和平解放。

李佑军:应该说陈渠珍不是匪首,而是湘西重要的实力派人物,但是争取陈渠珍起义是湘西剿匪的一个重要举措,“湘西王”陈渠珍顺应时势,和平起义,弃暗投明归向人民,在湘西地区产生了积极的,不小的影响,带动土匪游杂武装,投诚自新,加快了湘西剿匪的进程,对稳定湘西局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说:1950年6月,陈渠珍作为特邀委员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毛泽东设宴招待了所有的委员,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专门召见陈渠珍,向他赠送了抽水机、榨油机等几十件农业机械,鼓励他为开发建设湘西而努力。

陈晓楠:“湘西王”陈渠珍和平起义,湘西剿匪顺利进行是发生在新中国剿匪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共各军区坚决贯彻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解放一地,即实施部分部队地方化的办法,就地剿匪建政,维护治安,也就是边进军边剿匪,1949年2月到1949年的12月,除二野部队正在进行解放大西南作战之外,其他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地区共剿灭匪特武装54万多人,向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上了一份厚利,而下期节目当中我们将继续讲述进军西南之后开始的第三阶段的剿匪故事,这也是斗争最艰巨,情况最复杂的一个阶段,而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位匪首她的名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我们明天见。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