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梁钦宁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祖父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身体力行地尊重个体需求,以对方为重,宽容任何事情。“我曾亲口问过我祖父:‘文革抄咱们家时,您生气吗?’当时他很淡然就回答了三个字‘不生气’。我真的很意外,就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跟他们生什么气?’”
梁漱溟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周裕昶,原题为:《梁漱溟嫡孙:祖父曾送给自己<青春期卫生>》
对于20世纪中国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国学大师梁漱溟,你了解多少?昨日,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艾恺携其最新修订作品《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与梁漱溟的嫡孙梁钦宁一起来到重庆沙坪坝西西弗书店煌华店,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20周年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梁漱溟与近现代中国文化困境”的讲座。
在活动后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艾恺和梁钦宁不仅谈起了梁漱溟的思想,也分享了梁漱溟在生活中的故事。
与名人
到李大钊办公室随手取阅书籍
梁漱溟被蔡元培看中,到北京大学担任印度哲学讲师多年。梁钦宁说,梁漱溟第一天去北大校长室报到,当时蔡元培和陈独秀都在,他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对孔子什么态度”。“当时蔡先生一愣,就回答‘我们不反对孔子’。我祖父说,‘我不但不反对,我这次来北大,就是替孔子说个明白’。”
在北大多年,梁漱溟最好的朋友就是李大钊。梁钦宁说,梁漱溟当时经常去李大钊的办公室随手取阅书籍,不打招呼,“祖父结婚时候先告诉的几个人中就有李大钊。”
待孙子
看孙子跳迪斯科说“你喜欢就好”
梁钦宁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祖父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身体力行地尊重个体需求,以对方为重,宽容任何事情。“我曾亲口问过我祖父:‘文革抄咱们家时,您生气吗?’当时他很淡然就回答了三个字‘不生气’。我真的很意外,就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跟他们生什么气?’”
梁钦宁还说,上世纪80年代他迷恋迪斯科,还报班专门学习,也在家练习。“有一次正在家里扭着,看见祖父就问:‘爷爷,看我跳得怎么样?’他扶了一下眼镜笑着说:‘你喜欢就好。’其实当时对迪斯科舞,父辈们一般都觉得是西方腐朽的东西,但祖父就尊重个体需求。”梁钦宁还说,梁漱溟还送《青春期卫生》的小册子给几个孙子,还在书里夹了一张小条子,叮嘱孙子们先粗看,再细读,按年龄大小哥哥先看,看完给弟弟。
艾恺说梁漱溟:
“表里如一,读其书如见其人”
重庆晚报:你在写《最后的儒家》时并没有见到梁漱溟先生,后来见到他时,和你想的一样吗?
艾恺:我第一次看到梁漱溟这个名字是上世纪60年代初,但直到1980年才见到他本人。他几乎与我想象中的那个人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表里如一,读其书如见其人。
重庆晚报:对于当下社会中用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儒家文化的现象,你怎么看?又怎么看向学龄前儿童普及《论语》等传统文化的现象呢?
梁钦宁:儒家文化不是简单地拿来和继承,而是强调修身修自己。向孩子普及传统文化教育要用宽放的态度去尊重个性差异,应该是让孩子们首先要成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