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所谓“以静制动”,就是碉堡战术和公路政策。他要各部在每个战役和每次战斗,必须先完成封锁地带的纵横碉堡线,以碉堡封锁截断苏区的脉络,限制红军的流动。若红军来攻,则必须等碉堡工事完成,否则决不出战。到了1934年显出,江西全省建成碉堡近三千个。
第五次“反围剿”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11月25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主持人):9月18日是国耻日,1933年的这一天,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学院举行了毕业典礼。蒋中正莅临典礼并发表了题为《知耻诚意与决心》的主题演讲。蒋在讲话中指出九一八是中国尤其是军人最耻辱最悲痛的纪念,接着她强调“剿共”要放在第一位,要求学员归队后,要向着“剿共”的“最危险的方向急进”。
四天之后,蒋走下庐山奔赴南昌,积极准备他的剿共大业。很快,南昌行营正式对外颁布了“围剿”行动纲领、计划和战斗序列,指示各“进剿”部队遵照战术守势,战略攻势原则,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开始了。这一次,蒋中正的决心也是空前的,第四次围剿国府一共动员了总兵力64个师7个旅家6个团,这样的描述很多人可能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我们就套用评书中常常用的一句话,人到一万无边无沿,人到十万是彻地连天,蒋出动了多少兵力了,整整80万。这80万大军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兵合围红军,其中西路军由湘军名将何健率领,南路军总司令是南天王陈济棠,副总司令是由新桂系的领军人物白崇禧充任。
当然,最重要的精锐当属北路大军这是蒋中正的嫡系部队,顾祝同取代了刘峙担任总司令,下辖三路大军,第一路军的总支队由顾祝同本人兼任,蒋鼎文担任前敌总指挥,副总指挥,就是在庐山创建军官训练团的刘兴。第二路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分别由蒋鼎文和汤恩伯担任。在第四次围剿中损兵折将的陈诚担任了第三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是薛岳,赵观涛。三路之外,还有总预备队有钱大钧统领。
上述这几位不但蒋的嫡系爱将,也是国军之中能打的将领。在战术方面,蒋中正一改以往长驱直入的策略,他提出这次围剿在战略上是“以动制静”,在战术上要“以静制动”。所谓“以静制动”,就是碉堡战术和公路政策。他要各部在每个战役和每次战斗,必须先完成封锁地带的纵横碉堡线,以碉堡封锁截断苏区的脉络,限制红军的流动。若红军来攻,则必须等碉堡工事完成,否则决不出战。到了1934年显出,江西全省建成碉堡近三千个,到了下一年5月,江西省筑成了六千余里的公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下了血本拼出了老本的蒋中正这一次决心一举荡平中共的割据武装,一时间,江西境内战云密布,中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