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战斗打响之前,林、聂就亲临前线,听取了前方便衣侦探和当地民众汇报的情报。二人还不放心,带着红十师师长兼前卫司令周昆跑到最前沿观察地形和敌情。当时他们看到,敌军正在登仙桥附近渡河,行进之中从容不迫,而且连绵不绝。对于埋伏在右侧的红军没有丝毫的察觉。
林彪前线侦查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11月14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主持人):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定下了佯攻南丰,寻机打援的计策。然而,陈诚三路纵队齐发,大军叠至,这也让红军在南丰打援的计划平添了不少难度。朱德决定采纳林聂的《作战计划》的建议,趁对手各个纵队分进而尚未合击之前采取各个击破之战略,首先消灭由乐安向东南前进之敌人,以粉碎敌人大举进攻,消灭蒋介石主力。
1933年2月27号,黄陂战役拉开了大幕。战斗打响之前,林、聂就亲临前线,听取了前方便衣侦探和当地民众汇报的情报。二人还不放心,带着红十师师长兼前卫司令周昆跑到最前沿观察地形和敌情。当时他们看到,敌军正在登仙桥附近渡河,行进之中从容不迫,而且连绵不绝。对于埋伏在右侧的红军没有丝毫的察觉。
在发起攻击的时机上,林彪也做了周密的考虑,不能过早与敌遭遇接触,以免敌人退却。但如果午后一点不发起攻击,那么很可能在天黑之前无法结束战斗,入夜之后就更难作战。更要命的是,那样就不能与右侧的红三军团以及右翼部队协同动作。因此,林彪决定在午后一时发起攻击,前期的攻击重点直指五十二师师部,务必于天黑前歼灭敌师部及直属队,使延绵十数里的敌行军部队失去控制,而后各个击破,直至全歼。
由于大部队在山区阴雨大雾中运动,而防止无线电失效造成的联络不便,林、聂特派通讯员传令以军团司令部吹奏冲锋号为进攻信号。下午一时,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山谷,李明率领的五十二师当即被红军打了个晕头转向。激战三个小时,经过一番艰苦的白刃战,五十二师师部和直属队被消灭。师长李明中弹被俘,最终伤重不治,经抢救无效死亡。林彪率领的左翼大军在解决了五十二师之后,转而助攻右翼部队,陈时骥的五十九师也成为了瓮中之鳖。
三天的战斗结束,红一方面军歼敌2个师部、9个团,击溃一个团,俘敌一万余名,缴枪万余支以及各种物资弹药无数,黄陂大战开创了红军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先河。关于黄陂大战,还有一个有趣的题外话,那就是黄陂的胜利,究竟是以谁为首功呢?是总司令朱德,还是左翼总指挥林彪呢?我们能看到的是作为黄陂之战的决策者,首功非朱德莫属,而提出了正确战略建议的林彪此时已经凸显了后来成为林总的超级军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