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红高粱》中真实历史:地方武装伏击日军打死日少将
2014年11月14日 16:37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核心提示:此战毙敌39名,其中击毙一名日军中将中岗弥高,并缴获各种枪支50余支,子弹1万多发,同时并有10余名伪军被俘。

本文来源:《齐鲁晚报》2012年08月09日C11版,作者:佚名,原题为:《高密孙家口伏击战》

看过电影《红高粱》的人都会记得,电影中有个地方叫“九九青杀口”,这个地方就在高密市的东北乡--夏庄镇(原河崖镇)的孙家口村。电影中有座石桥,就在孙家口村北胶莱河上。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就是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

孙家口是个不过百户的小村,但你可别小瞧这个小村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伏击战,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如今的孙家口已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村庄成爱国教育基地

“孙家口是个不过百户的小村,但是你可别小瞧这个小村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伏击战,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鼓舞了胶东人民全民抗战、长期抗战的信心与决心。”提及孙家口,高密市档案馆李淑芳馆长难掩自豪与兴奋之情。

李馆长介绍说,这场战斗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组织军民400余人,在胶州沙河公路孙家口村利用青纱桥及周围的地形,伏击了由平度返回胶州的日寇。此战毙敌39名,其中击毙一名日军中将中岗弥高,并缴获各种枪支50余支,子弹1万多发,同时并有10余名伪军被俘。一举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鼓舞了胶东人民全民抗战、长期抗战的信心与决心。

孙家口北距平度县城70华里,南距胶县县城50华里,西南距高密县城60华里,正位于三县交界的胶沙公路上。游击队曹克明部看中了三县交界的优势,一旦伏击战打响,这三个县城的日伪要得讯或增援,均需一定时间。兵贵神速,日军没有了时间优势,就没有援军可言,也就成了瓮中之鳖,游击队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打一个歼灭性的伏击战。

“而且当时日本人欺负老百姓,祸害老百姓,老百姓听到要打日本都很支持。”李馆长说,她从历史资料中看到,日军修复胶沙公路时,强迫百姓出工,百姓撇开自己的活不干而去修路,受苦受累,有时还得挨打挨骂,分文不得。这条公路通车之后,日军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常以两侧的建筑物或树木、碑碣、甚至平民为目标开枪射击取乐。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孙氏,在菜园里劳动,一时未作躲避,竟被日军一枪穿透了胸膛,当即死亡。

当时的老百姓生活的心惊胆战,一不小心就掉了脑袋,但是中国人不服输,也正是百姓的不断抗争,才给我们换来了安静和平的生活。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