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领导“一二·九” 运动被清华解聘,与蒋介石矛盾日深
1935年冬,张申府与刘清扬、姚克广(姚依林)、孙荪荃(时任女一中校长,后来嫁给了另一位传奇人物中共的创党元老谭平山)等共同发动和领导了北平的“一二·九”学潮,张申府是游行总指挥之一。当时的政府于1936年2月将张申府、刘清扬同时逮捕,将他们关在安定门内的陆军监狱。两个月后,才由冯玉祥保释出狱。出狱之后,张申府又讲了几个月的课,到暑假时,清华大学囿于当局压力把张申府解聘了。
1936年1月,北平文化界救国会(民盟的前身,救国会另几位主要领导人是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成立,张申府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救国会的执行委员,后又担任华北各界救国会的负责人,是爱国进步教授中一位活跃的较有影响的代表。
张申府离开共产党之后还追随邓演达。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与邓演达、章伯钧、黄琪翔共同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今日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之前身),人称第三党。
1938年7月,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了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大会,张申府与“救国会”的沈钧儒等6人被聘为第一届参政员。张申府为参政员,与蒋介石矛盾日深,蒋介石有一次当面骂他,说他“反对政府”,“你不但写文章反对政府,还在防空洞里反对政府!”并表示是有人在防空洞里亲耳听到的。
张申府气愤地说,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个人,纯属无中生有。
张申府因为平白无故挨了蒋介石的一通骂,怒气难平,就提出要离开重庆去打游击。政治部长张治中听说后,跑来一再慰留,他才留下了。自然,参政员是无法再当下去了。
柒
最后悔的两件事
1948年,张申府在储安平主编的《观察》上发表了一篇《呼吁和平》的文章,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11月15日,在香港召开的民盟总部第四次扩大会议,以“张申府之言行已走上反人民反民主的道路”为由,开除了曾是创始人的张申府的盟籍。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痛斥叛徒张申府的卖身投靠”!10天后,已进入东北解放区的张申府的夫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刘清扬在《人民日报》刊登离婚启事,标题为“张申府背叛民主为虎作伥,刘清扬严予指责”。并宣布与张申府从此一刀两断。
建国后,张申府在北京图书馆当了研究员,负责选书,采集古籍,并专心于文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因他掌握英、法、德多国文字,还负责引进外文典籍。1957年,他被划成右派,在“文革”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直到1979年才获彻底平反。后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张申府辞世,享年93岁。《人民日报》发表讣告称他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
张申府晚年曾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坦言自己最后悔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就是1925年他退出了自己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另外一件事情则是1948年因为在共产党连连击败国民党、胜利在望时发表了《呼吁和平》一文被民盟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