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东德首脑昂纳克开始疏远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他邀请了一些曾经在二战中驾战机轰炸过德累斯顿的美英飞行员,去参加山普歌剧院开馆仪式。普京受命在这家歌剧院安装窃听器。当昂纳克在该歌剧院发表演讲时,克里姆林宫在第一时间听得一清二楚。
克格勃时代的普京 资料图
本文摘自:《揭阳日报》2009年11月25日,作者:佚名,原题为:《普京自爆“潜伏”史》
11月8日晚,一部名为《墙》的纪录片在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播出。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在里面有一段30分钟的独家回忆,披露了他作为克格勃特工在德国“潜伏”的一些片断……
1985年,普京从克格勃直属的莫斯科安德罗波夫红旗学院受训结束后,被派到当时属于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市从事谍报工作,公开身份是莱比锡“苏德友谊之家”主任。
在德累斯顿,普京一干就是6年。据一位在此期间曾与普京密切联系的德国特工回忆,在工作初期,普京“虽然对间谍理论了如指掌,但却不了解具体的操作规则。”不过,普京很快就掌握了“实战技巧”。比如,他在自己和一名德国特工之间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接头程序。在易北河边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个接头点,该特工每晚都在那里慢跑。他往往将一个压扁的啤酒罐或者一个香烟盒扔在事先约好的地点,或者将情报藏在水泥块里,等待普京来取。如果普京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三声,那么就是该特工需要紧急约见他。
据普京当年的同事尤索尔泽夫称,在德累斯顿期间,普京还参与了克格勃绝密的“光束行动”。该行动中,克格勃监视的对象不是北约或美英军事基地,而是他们的东德盟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东德首脑昂纳克开始疏远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他邀请了一些曾经在二战中驾战机轰炸过德累斯顿的美英飞行员,去参加山普歌剧院开馆仪式。普京受命在这家歌剧院安装窃听器。当昂纳克在该歌剧院发表演讲时,克里姆林宫在第一时间听得一清二楚。
尤索尔泽夫还透露,他和普京当年还干过“科学盗窃”的事儿。一些西德科学家经常向东德同行寄一些科学论文,但这些论文在海关就被“斯塔西”扣留,并送到克格勃分部。俄国媒体报道称,“据说,在德国执行克格勃任务时,普京从未失过手。至于说成就……好像就在那个时候,我国成功地获得了欧洲战机的绝密技术资料。”
当然,“只要谍报人员在国外开展工作,肯定会被人盯梢。”据普京本人透露,有一次,他正驾车准备和一个情报人员接头,发现被跟踪了。普京将礼帽放在车前座上面,使联邦德国的特工误以为是两个人在车上,以此蒙混过关,成功躲过了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