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梁漱溟顶撞毛泽东后为何仍保留政协委员身份?
2014年10月13日 11:07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核心提示:在此后,毛泽东仍旧让他来当全国政协委员,还充当“活教材”的作用,由此,梁漱溟“反面教员”的称号不胫而走,这个称号使得他受到了长达三十年的批判。

本文摘自《深圳特区报》2012年02月10日d02版,作者:侯磊,原题为:一生都在坚持真理:读《“反面教员”梁漱溟》

随着人们对于过去时代知识分子认识的提高,梁漱溟先生的大名越来越如雷贯耳。然而,梁漱溟在普通人心中的知名度则更有另一层原因,他曾经做过“反面教员”。若读了汪东林先生著,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反面教员”梁漱溟》一书,则会了解梁漱溟先生思想根源,以及他生活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汪东林在1962年就结识了梁漱溟,曾在他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先后撰写了很多关于梁漱溟的书籍。本书就是《1949年后的梁漱溟》一书的增订版,市面上很多关于梁漱溟的故事都来源于汪东林的讲述。

梁漱溟成为“反面教员”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很重大的公案。在1953年9月,梁漱溟在中央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期间,当面与毛泽东主席就一些农民问题的意见不同而发生了争论,甚至在会场上吵了起来。梁漱溟由此被轰下了讲台。在此后,毛泽东仍旧让他来当全国政协委员,还充当“活教材”的作用,由此,梁漱溟“反面教员”的称号不胫而走,这个称号使得他受到了长达三十年的批判。但正是这位“反面教员”的思想,给后人上了一堂重要的公开课,并且至今仍值得我们反思。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则是有着深层原因的。

其实,人们很容易忽略的一个细节问题是,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庚,都是生于1893年。但他们并不是于1938年在延安初次见面的。早在“五四运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梁漱溟的哥哥梁焕奎和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杨昌济先生是好友,梁漱溟也经常向杨昌济请教问题。1916年,梁漱溟见了蔡元培,申请想去北大深造,结果蔡元培执意聘请他在北大教授印度哲学,于是他又和杨昌济成了同事,并经常到杨昌济家中去,而每次给他开门的人就是后来杨昌济的女婿毛泽东。当他们在延安相见后,回想起二十年前的往事,都十分的亲近。很快,梁漱溟就被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了。于是,他也毫不隐藏地把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并彻夜长谈。

梁漱溟的观念和毛泽东一直有着很大的分歧,他认为中国的地主阶级人数太少。正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俗谚一样,应该顺应中国的传统,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伦理观念来治国。而且在新中国初期的总路线问题上,当时中国过于重视工业建设,对农村民生问题关注得不够,这也是曾经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一贯以农村建设为己任的梁漱溟所不能接受的。再加上梁漱溟天生就是耿直加固执的性格,因此,他似乎命中注定就是位“反面教员”了。在三十年代,他和毛泽东谁也没有说服谁;四十年代,他听从了毛泽东;到了五十年代,当他发现“左”倾之风愈盛时,他在会场上据理力争,但随即遭到批判。甚至到了“批林批孔”中,他不顾年过古稀,仍旧反对盲目批判孔子,并在大会上主动发言,在批斗大会中间还坚持打太极拳锻炼身体,甘愿继续在做他的“反面教员”,足见他对于真理的执著了。

梁漱溟和毛泽东观念固然相左,但他对毛泽东始终是敬重的。他认为“毛泽东不是一个,而是变化中的许多个”,每一个都不能轻易地评论。而在他自己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在思考“中国应该向何处去”、“中国农村应该如何建设”等问题,并且始终都坚持着儒家的观念,一直在寻找一个宋明理学似的道路。正如他坚持一生茹素一样,也坚持把这个不合时宜的“反面教员”做到了底。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