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都有谁
2014年10月2日 16:24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刘伯承(1892-1986)

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开县赵家镇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战术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被誉为“军神”。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

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参与指挥阳明堡战斗、长生口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和反六路围攻,1940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破袭正太路,指挥关家垴战斗,给日军予重大杀伤。解放战争时期, 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1945年与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采取军政双管齐下的攻势,挫败顽固派的进攻,使高树勋率新八军起义。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与邓小平率部进行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全国内率先发起反攻,使解放战争我军进入战略进攻阶段,1948年发起郑州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期间,为总前委常委,指挥中原野战军12万人在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

1949年4月20日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随后又发起西南战役、成都战役,同时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3年失明,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贺龙(1896-1969)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120师师长、12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指挥曹家庄战斗、陈庄战斗等一系列战斗,使日军伤亡惨重。同时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率部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贺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四人帮、林彪等人的迫害,不幸于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陈毅(1901-1972)

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参与反顽抗日斗争,加强了华中的抗日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粟裕、谭震林率部在山东外线作战期间,三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连续发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等著名战役。1948年兼任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4月指挥渡江战役、上海战役。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还曾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指挥梁山战斗,杀伤日军600多人。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著名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60年代起,罗荣桓任总政治部主任时,对林彪鼓吹的“突出政治”、“带着问题学”、“背警句”进行了原则斗争。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