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播州杨氏恩威并重降服土著 统治中心在“白锦堡”
2014年9月28日 11:12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核心提示播州杨氏第四世首领三公,借助于谢氏姻亲的力量,恩威并重,降服了播州诸“夷僚”族群,大致奠定了播州杨氏统治的基础。


杨粲夫妇墓室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孙华,原题为:《播州杨氏恩威并重降服土著统治中心在“白锦堡”》

播州杨氏的祖先在高遥山下建立起后来名为“养马城”的堡寨后,以此为据点开始向周围扩展。当时,原先就生息于此的一些“九溪十洞”等土著族群,他们还拒不服从播州杨氏的号令。播州杨氏第四世首领三公,借助于谢氏姻亲的力量,恩威并重,降服了播州诸“夷僚”族群,大致奠定了播州杨氏统治的基础。

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播州杨氏早期的统治中心是“白锦堡”。白锦堡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白锦堡也就是播州中心区域,是一个地域概念;狭义的白锦堡却是白锦堡主,也就是后来的遵义军和播州的世袭长官的治所,是一个称堡的概念。后一个概念的白锦堡据《杨氏家传》等文献,在穆家川即遵义旧城南二十里的地方。这个地方,清代以来的学者多认为是在今遵义县城南白镇一带,但南白镇距离遵义旧城远远超过二十里,并且这一带明代以前的遗存很少,实在不大像白锦堡的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遵义旧城东南约二十里的汇川区官坟嘴,考古学家发现了播州杨氏第十四世土官杨粲夫妇的坟墓,其位置远近与白锦堡的地望大致相符,并且在杨粲夫妇墓地的后面,确实还有两座堡寨的遗迹,故不少学者据此提出官坟嘴就是白锦堡的观点。将白锦堡推定在官坟嘴当然比南白镇要合理,不过,官坟嘴是江边半岛,三面环水,地势狭窄,整个山嘴长宽不过长七八百米、宽四百米,作为播州杨氏长期的治所确实小了点。那么,白锦堡究竟在何地呢?播州杨氏最早盘踞的高遥山下养马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点。

养马城就在海龙囤所在的龙岩山旁,西南距离遵义旧城也就是穆家川只有二三十里地,穆家川这条河就发源于龙岩山下。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98年),曾迁遵义军于穆家川也就是后来遵义旧城所在地,这就是《杨氏家传》所说杨轸“尝病旧堡隘陋,乐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之佳,徙治之,是为湘江。”宋代的遵义军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军城先在白锦堡,后迁遵义府城。明代人们说宋代的遵义军城白锦堡,“在(遵义)府城北三十里”,正与养马城的方位远近相同。养马城据文献记载开始于唐末,据考古发掘资料至迟不会晚于宋代,直至明代晚期仍然在使用。认为养马城就是播州杨氏始祖杨端入播所营堡寨,也就是杨氏十二代祖杨轸迁城穆家川之前的治城白锦堡,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