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抗战期间:"翠萍"潜伏敌营十年 最后一批撤离
2014年8月21日 08:52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1945年,郑黎亚和杨应彬的结婚照

真实版“翠平”——老党员郑黎亚广州逝世

传奇婚礼

郑黎亚和杨应彬在请张发奎证婚时,张发奎一上来就说: “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要很好地回答我。你们俩究竟是不是共产党?都是的话可以结,都不是也可以结,最怕一个是,一个不是,费事一个当鳏夫,一个当寡妇。”两人听后答道:“张长官,我们跟了你八年抗战,还不了解我们吗?我们都不是共产党。”张发奎就说:“都不是那你们就结婚吧。”

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广州市顾委会委员、市直机关临时党委第一副书记郑黎亚在广州逝世,享年95岁。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举行。

郑黎亚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与多位共产党员深入敌营,十年未有一人暴露一人叛变。为在敌营长期潜伏,她和丈夫请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做证婚人,堵住了国民党特务的嘴。

  

抗战:潜伏敌营十年 最后一批撤离

大约两个月前,郑黎亚高烧不退,几度昏迷后进入ICU。在旁照顾的幼子杨小杨后来回忆,母亲在醒来时第一句话便是“谢谢组织”。离休后,尽管享受副省级干部医疗待遇,但郑黎亚几乎从未到医院住院。“妈妈不愿麻烦别人,更不愿麻烦组织。”杨小杨说。

不愿麻烦别人,或许与郑黎亚的身世息息相关。1919年6月,郑黎亚出生于江苏海门,出生当天母亲就因产后大出血离世,9岁时父亲又过世,她与祖母相依为命。长子杨小斌说,这样的经历,让母亲从小就学会了独立自主。1932年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正在上海读初一的郑黎亚参加了抗日游行,到街上派发进步传单。

1936年,在同学的资助下郑黎亚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进入天津女子师范学院读书。一年后,她考上北京大学,同时还获得赴美留学的机会。就在这时,抗日战争爆发。身在北平的郑黎亚放弃这些深造机会,怀揣救国理想,毅然投笔从戎,回到上海组织一个救亡团体,开始自己长达70多年的革命历程。

1938年初,在金华,郑黎亚与之后携手70多年的杨应彬相识。50多年后,两人合著名为《金华集》回忆录,就是为纪念初次相遇。

后来,郑黎亚在武汉外围加入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这是一个在中共特别支部领导下,在国民党张发奎的军队里开展抗日宣传和战地服务工作的进步团体。根据中共长江局的指示,服务队内成立 “特别支部”,先后有20多名共产党员在那里工作,有的还长期“隐蔽”了下来。

说起在敌后“潜伏”的经历,可以这么概括:穿着国民党的衣服,吃着国民党的饭,却干着共产党的事。危险当然也无时不在。因被怀疑,国民党特务组织曾下达“秘密枪毙杨应彬”的命令,万分危急中,特支书记、张发奎机要秘书左洪涛找到张发奎,详加解释,后经张发奎出面,才使杨应彬有惊无险地渡过难关。

郑黎亚与杨应彬服从组织安排,留在敌营坚守到1947年,后接到党的指示撤退到香港,成为最后撤离的特支成员。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