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中央党校博导:王明是中共领导层里最早“纠左”的人
2014年7月29日 13:59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核心提示:郭德宏说:“事实上,他是中央领导层中最早提出纠左的,当时国内的领导人都在执行博古政策。但临时中央对王明的来信不予理睬。”这恰恰证明王明对国内事务的影响非常有限。

本文节选自《红色政坛的黑色流星<王明年谱>寻找失意者的历史》,作者:李响,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08期

郭德宏:1967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曾任红旗杂志社《内部文稿》编辑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副主编、第一研究部主任等,现任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组党史党建学科小组(学科评审组)成员。

“提到王明,我脑海第一个蹦出的概念就是‘两条路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韩钢说,“一是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发言《两条路线》,批判立三路线,开始掌握中共领导权;二是自王明时代开始,中共建构了一套叙述党史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两条路线’:即党史是一条正确路线和诸多错误路线斗争的历史。正确路线的代表只有一位,毛泽东;错误路线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左倾)、张国焘,然后又是王明(右倾)。这种叙事模式一直延续到1949年之后,甚至延续到现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审徐思彦说,关于王明,她印象最深的说法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统治达四年之久,使党的白区组织几乎丧失了百分之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开始了战略性的大转移(即长征)。”

郭德宏认为传统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谓王明路线“统治党内四年之久”,是从1931年王明通过六届四中全会上台算起,至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由《王明年谱》列举的多方面史料,可以清晰看到,1931年2月的第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只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4月增补为常委,10月在共产国际安排下赴苏联。“他在中央决策层只有半年,其中还有很长时间由于被悬赏抓捕东躲西藏,无法正常工作。”

从1931年11月7日到达莫斯科,到1937年11月14日离苏回国,王明在苏联整整六年。王明出国后,临时中央由博古负总责。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不论正确还是错误,都有王明的一份,但不能全归于他。王明在苏联期间,以当时的通信条件来说,他鞭长莫及,权限也不足以指挥国内事务。把1932年以后红军反围剿时期的左倾错误冠名为“王明路线”,非常牵强。

由《王明年谱》整理的文献可以看出,王明本人从1933年思想就开始转变了,他频繁写信、写文章,批评博古及临时中央的左的政策,提出在东北建立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在苏区暂时不能消灭资本主义等。郭德宏说:“事实上,他是中央领导层中最早提出纠左的,当时国内的领导人都在执行博古政策。但临时中央对王明的来信不予理睬。”这恰恰证明王明对国内事务的影响非常有限。

郭德宏强调,王明的转变是由于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王明一生,成也共产国际败也共产国际,他运用他的才智,忠诚地服从和宣传共产国际的政策。王海光说:“看待一个历史人物的行为不能脱离当时的语境,王明那一代革命青年,信奉的是‘工人阶级无祖国’,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全球化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在物质上、理论上都给予中共极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些帮助,中共的成功是不可想像的。”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