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文汇传媒 > 期货 > 商品期货 > 正文
钢铁大省去产能不减反增 主要原因是短期利益诱惑
2016年7月4日 13:5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
分享到:

20160630093415873.jpg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5月,河北、江苏、山东粗钢产量分别为8352.27万吨、4590.98万吨、2919.63万吨,三省粗钢产量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产了0.3%、2.19%、5.47%。

钢铁大省去产能陷入越减越多的怪圈,关键在于利益作祟。今年1至5月份,包括钢铁在内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达到558.6亿元,同比增长74.8%。尤其是3月下旬,钢材利润一度达到每吨千元水平,这刺激了大批去年停产的企业恢复生产。作为企业,生产围绕市场转,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国内钢铁生产总体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市场价格短期回升就让大量企业将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抛置脑后,多少有点令人不安。

导致钢铁大省产能不减反增的原因,除了钢铁价格市场回暖的因素外,也和个别地方政府的态度不无关系。一方面,个别地方政府担忧钢铁企业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会给地方带来就业安置、医疗、养老、财税收入等多方面压力,会对地方政府GDP带来伤害,于是仍对钢铁企业实施亏损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企图挽救被兼并重组钢铁企业命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拯救“僵尸”钢铁企业,缺乏足够财力和精力,暗地支持钢铁企业继续恢复生产,不仅给了钢铁企业一条出路,也可给自身减轻负担。受这两种意识的影响,钢铁产量越减越多就不足为怪了。

钢铁生产企业这种不顾后果的复产行为,会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首先,这会延缓国家钢铁去产能任务的落实,最终可能是钢铁去产能陷入无所适从境地。其次,市场一有需要,钢铁企业就拼命生产,追求那点危险的“利润”,无异于火中取栗,其结果必然是整个钢铁企业或陷入更大困境。最后,钢铁僵尸企业难以被清出市场,会浪费更多国家资源,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受影响。

对此,地方政府应狠下决心,制定详细分期压缩任务,及时检查督促任务落实;对钢铁企业无视去产能任务的,坚决给予行政的、经济的处罚;除在安置钢铁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之外,取消给予钢铁企业的一切补贴及其他优惠政策。钢铁企业则要加深对钢铁去产能大局认识,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运行规律,消除任何侥幸心理,统筹企业内部去产能规划,对该关停的生产线坚决关停,避免因小失大导致整个钢铁去产能陷入僵局。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