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市场最主要的宏观面是,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谈如何应对经济下滑的的局面,如何开始下一步的发展。目前看,统一认识基本做到,即经济的归经济,金融的归金融,房子用来住,食品用来吃,投机炒作之风要降温,不能用加杠杆的方式去库存。
统一认识有什么好处呢?可以稳定市场,商品价格回归基本面;投资者心态更好,更理智,从经济层面来分析问题。当然,在基本面不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不同对商品价格影响很大。
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加杠杆过程,原来加杠杆,经济刺激效果明显,而现在加杠杆,几乎没有效果,反而出现了较大的副作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中国发展经济需要“精耕细作”,这就变成供给侧改革。
目前,中国开始全面收缩杠杆;美国也开始有行动,货币政策开始变化。对于商品价格来讲,供求是基本面,货币也是基本面,现在商品市场最大的基本面是货币供求出现变化。很头疼的是,货币供求变化的复杂性远高于商品本身的供求变化,在此阶段,投资者很难做出清晰、明确、逻辑性强的判断。如果处于放水阶段,货币的变化比较容易分析,但收手的时候则比较难,因为收手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
目前看,货币的收缩刚开始,未来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这不好判断。货币到底会怎么收缩,也需要边走边看,这都是变数,并且是无法弄清楚的变数。但底线是不能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这样看来,大多数的商品价格应该是窄幅振荡。基本面很特殊的商品例外,可以单独走出行情。
因此,目前商品市场处于货币收缩导致的寻底行情之中,全面下跌是主要特征,这一过程要持续多久暂时无法判断。但基于市场惯性的力量,一定会出现超跌的机会,然后寻找到支撑,最终形成一个振荡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如果实在搞不清楚行情,就歇一歇,也许,过段时间头脑又会清晰了。勉强自己去做,会很疲惫,也是赚少亏多。行情需要休息,大脑也需要。
判断不清楚或者不能很好控制风险的时候,就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