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去年全球生产率仅增长2.1% 创本世纪以来最低水平
Wolf Street报道,第一季度全球经济情况如何?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表现不够亮眼。经修订的GDP预估有可能陷入负值。因此最近有人建议,甚至包括美联储也认为要实施“第二轮季节性调整”,“纠正”第一季度GDP的预估,无论它有多坏,都可以使之变成正值。这是一种优雅的进行掩饰的方式。
因此,第一季度是否只有美国经济表现很糟糕,还是说全球都是如此?是否需要实施“第二轮调整”,来使全球经济低迷显得不那么令人沮丧?
原因在这里:在第一季度,全球经济的关键增长点之一——全球贸易录得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荷兰经济事务部下属部门CPB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刚刚发布了其最新的世界商品贸易监督报告,其中涵盖了全球进口量以及全球出口量。3月,该指数下跌0.1%,至136.5,而先前,该指数也有所下跌,2月和1月,分别下跌0.7%和1.7%。2005年,该指数被设定为100,现在已经从12月高峰时的140.0下跌了2.5%。这3.5点的降幅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下图追溯至2012年1月,并不会激发起读者对全球经济现状的信心
世界商品贸易监督,交易量
2012年1 月- 2015年3月
为了减轻此类月度数据的波动性,CPB提供了一种对交易量的“动能”进行衡量的方法。
3月,通过这种方法对贸易动能进行衡量,结果下跌了1.5%,是自2011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此前,2月份小幅下降了0.4%。现在,它已经变成了金融危机以来最消极的“动能”。
下图追溯至2010年,比上文的图表看起来更糟。在全球经济不断扩张,甚至停滞不前的背景下,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
世界商品贸易动能
上述两种衡量方式都包括进口量和出口量。随着交易量实际在下降,新的运力在此期间陆续上马,自2014年6月以来,以美元计价的单位定价已经大跌15%,与2011年3月的高峰时期相比则下跌了近20%。现在,它处于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世界商品贸易监督,单价
2012年1月- 2015年3月
但是,贸易的崩溃在各国并未均衡体现出来。据CPB,3月:
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和出口增速都出现了积极的转机。美国进口强劲反弹。然而,日本却出现了萎缩。在新兴经济体,进口增速加快,但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大幅下跌,出口增长为负,表现非常糟糕。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造成的。
数年来,预言中国将出现硬着陆的分析人士一直在预测中国的泡沫即将结束。但中国没有出现硬着陆,或是软着陆,或者任何形式的着陆。得益于巨大的信贷泡沫和货币宽松的推进,中国仍然在飞。但是,中国需要越发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