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已全部出炉。其中,哪些省一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一趋势延续到2015年开局。近日,中国一季度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已全部出炉。其中,哪些省一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
截至4月28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数据都已经全部公布:
与全国一季度GDP增速7%的数据相比,18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与全国持平的有3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0个地区GDP增速没有达到7%。而辽宁增速仅为1.9%,成为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最低的省区。
从GDP总量来看,一季度广东省以总量1.49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为江苏省1.46万亿元,位居第三的是山东省1.29万亿元,经济最不发达的西藏自治区以22.13亿元居于末位。
多方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内生下行压力仍大,稳增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码,尤其是迅速推出一批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以确保经济得以在二季度趋稳。
GDP“西高东低”的格局已经显现,沿海多个省份增速有所回落,同时西部省份则表现突出,重庆、新疆等地均以超过10%的涨幅跑赢全国平均增速。
专家表示,GDP数据呈现此种格局是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必然结果。就未来而言,随着产业转型的深入和调整步伐的加快,尽管增速可能会放缓,但质量会更加提升。
一季度增速领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增速位居第一的重庆,一季度生产总值为3306.69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全国一季度增速高3.7个百分点。
分析称,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的情况下,重庆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的稳定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重庆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比全国高出4.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一季度重庆实现进出口总值1404.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1117.3亿元,增长高达38.5%。
“重庆能实现进出口的高速增长,首先是因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内陆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式,垂直整合产业链,实行‘整机加零部件’一体化配置。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尤其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是拉动全市进出口的主要动力。”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富民分析指出。
除了重庆,其他增长较快的省份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沿长江中游的几个省份均保持8.5%以上的较高增长。例如,江西一季度GDP增长8.8%;湖北增速也达到了8.5%;安徽一季度增速也高达8.6%。
人大重阳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认为,中部各省的制造业能力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前些年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而之后一个阶段,中西部地区将继续发挥其优势,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从数据上看,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的东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未见起色。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仅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认为,东北三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阵痛期之中,大量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企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反腐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她还提出,在东北存在着大量“小而美”的企业和青年创业者,很多新业态和小型企业并未能进入传统统计范畴,但这些新型企业也正是东北未来经济的动力和方向所在。
4月9日和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吉林调研,并主持了东三省的经济工作座谈会。在督战东北经济时,李克强直言东北数据让他感到“揪心”。
李克强指出,从全国四大板块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经济总体指标最低的就是东北。
调研中,李克强总理为东北经济开出“药方”。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推出更多利当前、惠长远的措施,以促改革调结构促进经济稳定运行。李克强还给东北立下了“军令状”,他要求今年年底,东北三省必须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两大直辖市一季度的增速均步入“6时代”、低于全国水平,这样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
一季度,上海GDP增速为6.6%,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这是自1991年的最低值。同期北京GDP增速为6.8%,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统计数据来看,京沪经济增速放慢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投资的放缓,不过,两地金融、科技服务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两地服务业占GDP比重也居全国前两位,分别为75%、60%以上。
专家认为,与其他地区经济放缓的原因不同,京沪经济进入“6”时代,是其发展水平所致。
到2013年北京、上海人均GDP就分别达到93213元、90092元,位于全国第二、第三,早已步入到世行认可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呈温和增长格局,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趋好。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1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探底,增速呈稳中缓降态势,初步预计GDP增速将略低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