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股票房产军事汽车历史时尚娱乐科技
文汇传媒 > 财经 > 商业人物 > 正文
林家阳:不肯花钱导致中国文创产业走不出去
2015年4月19日 11:27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ZB_11_04_2015_CJ8_23_27922444_27661259_pansy_x6skkE.jpg

“上海到处是圣诞文化,却没有春节文化,因为中国缺少品牌,(老板们)又不愿花钱做传播,因此春节文化出不去”。

在2008年被评为“影响上海设计的100位设计师”之一,有3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国设计师林家阳,3月到新加坡参加2015年新加坡设计周活动,期间接受了本报专访,对于中国文创产业为何走不出去提出了以上看法。

他指出,圣诞与春节文化处境迥然不同,关键在于企业肯花钱,“每个门口都做了很多的圣诞文化”的结果。

林家阳现年60岁,集教育工作者、设计传播者和设计师于一身。他上大学前就是设计师,曾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学习六年,向德国顶级的平面设计大师学习。1997年回国后在以建筑系为特色的上海同济大学任教。

回国后通过几个平台从事设计传播,包括已办了17届的中国设计大师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发行的招贴画,都是从中国设计大师奖的平台上产生出来的。

另外,每年有30至50名设计界人士会到林家阳主办的大师班学习。这个已办了18年的课程,在提升中国整体设计水平方面,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在提到中国文创产业瓶颈时,以上述的圣诞及春节文化处境为例说,中国有好东西,但中国的设计师,即便是在设计方面表现出众,但却不一定是个好的传播者。好的传播者能够“把好的设计到处去传播弘扬,去告诉人家”。

而且,“传播是需要花钱的,是要拿出很多钱。法国、意大利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可以拿出成本的50%来做传播”。但是,中国老板们连拿出5%都会质疑是否值得,没有花钱做传播概念,拒绝为长远做投资。

林家阳也认为,尽管中国各省投入不少资金于文化创意产业中,但因为领导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够深,导致钱“不一定投给真正需要投的人”。结果是,“若干年后,(文创产业)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这是可以预见的。但是这个进步,从政府的关心到钱的投入,和所产生的价值,不一定成正比”。

林家阳老家在浙江台州。他说,台州有很多国际性企业,如已生产了300把国际一流的椅子的星威。不过,星威的生产水平虽属世界一流,但都是用别人的设计,“椅子的设计都是国际大师去世了20年后,不追究版权了”再由美国、英国、德国的椅子企业委托该厂生产。林家阳认为,地方政府的钱,就应该投入到像这样既有生产能力,又有国际销售通道的企业,提高它们的产值。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靠技术问题来解决,而是“靠低投入,高产值,通过人的大脑思维创造性所产生的附加值。”

至于企业本身,也有必要扬弃“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的价值观,提升生产质量。他说,在江西省景德镇这个中国陶瓷之都,他发现所有做陶瓷的工厂都很脏,而“一个很脏的工厂不可能做出一流的陶瓷。”但有一间香港人开的乐天陶社,工厂里根本看不到泥土,“非常注意每一个环节,把陶瓷做到了极致”。

中国文创产业陷入瓶颈的另一关键,林家阳认为是在于中国虽然法律、专利和版权都有,但却执法不严。设计被盗窃、复制,山寨的情况很严重。他认为,“必须像新加坡,要有严格的法律,严格的版权和专利制度”。林家阳对此保持乐观,“中国未来也能做到,但仍需等待”。

中国媒体在传播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也没有尽到义务。林家阳说,中国大学虽然也有很好的动画,但因缺乏免付费平台,得不到发布。反观美国、日本、韩国的动画,其实都是靠大众媒体支持,“不要钱地给它发布”的。

最后是教育要培养出创新人才。林家阳表示,中国文创还停留在传统的模仿教育,“艺术学生到学校就画石膏像、临摹,画瓶瓶罐罐”,缺乏创造力。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